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佛性與菩提心

2020. 5.6  Wed.
佛性與菩提心
如來藏或佛性思想雖然從古至今有一些質疑聲音,但事實上若對佛性採善意解,不只有立足之地,而且還相當的重要。

太虛大師認為大乘佛法「以佛為本」力倡佛性說(「佛性為本」),並以「菩提心來解釋佛性,以之強調信心的重要。他表示,除了相信「究盡諸法實相之無上菩提」,也相信有「已得無上菩提者」、相信「自心能得無上菩提」,以此深信發大誓願稱之為「菩提心」;相對的,不深信無上菩提則菩提願不生,也沒有大乘的菩薩心行。[1]

可知,太虛大師把佛性和菩提心結合一起,而既然修學菩薩道必須發菩提心,也因此接受菩提心然亦認可了佛性思想。

佛典的經句表述佛性以菩提心作解,亦說得過去;如《涅槃經》「佛性者名大信心」,若把佛性當成是菩提心,當也言之成理,意味著:佛性菩提心大信心而事實上菩提心即是信願力的表現,生生世世伴隨佛法的修學直至成佛

雖然在佛教思想史上,佛性發展出繁複理論,如《涅槃經》之「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土內金藏、能知金藏、掘出金藏)及「中道佛性」等念,但既然菩提心是大乘菩薩的根本(「學佛三要」之首),以菩提心來會通佛性,也成為一種解方式

聖嚴法師曾表示,應現代人的實際需求,如來藏說在各種一神論的宗教文化圈中,乃是非常實用可普遍應用的;[2] 也表明他自己受用最多、弘化最好用、也最能被大眾接受的,還是如來藏的信仰;[3]認為如來藏我的思想,富有極廣大的適應性和消融性,[4]甚至視之為最有最有潛力佛教思想而說:今後的世界佛教,應該是要具整合性、適應性、包容性、消融性的,能夠擔任並扮演好這份使命及角色的,相信還得要靠如來藏思想。」[5]

聖嚴法師的話言猶在耳,但相信他的判斷是相當中肯而切合實情的。

就中觀學派而言,佛性不是不能談,而可能是如何談的問題。拙文<佛性說和正念禪>略論佛性思想與正念禪修結合的可能,本文則試著把佛性和菩提心作聯想。雖然大乘行者發菩提心不代表信受佛性,但佛性應是可以連結到菩提心,如此而緩和不必要的法義論爭

相關文章 「佛性者名大信心」



[1] 《太虛大師全書·第十六編書評》(太虛大師全書 25p56)
[2] 釋聖嚴,《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頁272
[3] 釋聖嚴,《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頁7
[4] 釋聖嚴,《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頁270
[5] 釋聖嚴,《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頁2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