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之學」
英文中「哲學」的philosophy,主要是由兩個字詞所組成,其中philo是「愛」,sophy是「智」,一般即稱哲學為「愛智之學」(love of wisdom),如網路上搜尋philosophy有如下解說:
The word
“philosophy” literally means the “love” (philo in Greek) of “wisdom” (sophia).
So, a philosopher is somebody who loves wisdom.
以「愛智之學」為名,固然彰顯「哲學」要義,但這「愛智之學」除了是love of wisdom,應也是love and wisdom,亦即「愛智之學」也關乎愛與智慧的學問。
以愛與智慧來定位哲學、詮解哲學,雖不合於大多數的解釋,但至少可視為我個人喜好的「新詮」。
一般把哲學探究的重點集中在智慧,但愛既是身而為人的核心價值,密切關乎人生幸福,也因此哲學作為「學問之王」,亦當關心「愛」的內涵或本質。
換言之,哲學不只是智慧之愛,而且也關注愛與智慧,這讓哲學不只是理性的論究、還包括感性的體悟,不只是知識理論的探研、而且也導向意義關懷,統合認知與行動的兩面;而這也合於佛教「解行並重」的理想,以及大乘菩薩道「悲智雙運」的目標。
如果哲學只限於理論面向,不免有所偏缺,窄化了哲學的深刻性和高度,也相信古希臘哲人不只關心知識的探求,還重視生命的安頓實踐,用中國哲學的話來講就是「求道」或「修道」,哲學家即是求道者。
總之,愛是人之為人的價值所在,哲學作為「愛智之學」若回歸於此,相信得以豐富且深化了philosophy的意義,也因此上述網路的解說,我樂於作如下的修訂:
The word “philosophy” literally means the “love” (philo in Greek) and
“wisdom” (sophia). So, a philosopher is somebody who pursues love and
wisd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