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佛教不強迫「改宗」

2020. 7.21  Tues.

佛教不強迫「改宗

佛陀出世人間只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然度一切眾生,不代表所有人都得成為佛教徒,而是所有人都應具有佛教精神,否則徒具佛教徒的身份或表面形式,而沒有佛教精神,一切都僅是枉然。 

佛教不是唯一真神」的信仰,佛教信仰具有一定開放性,未必所有的人都必須成為佛教徒。佛有「無緣不度」、「定業不轉」、「眾生不盡」三不能,即便眾生無邊誓願度,但實也不能度盡一切無緣眾生。事實上,不管佛出世、佛未出世仍會有解脫的聖者,他們不需佛度、也未必是佛弟子,如辟支佛(獨覺)即是。 

所有人都成為同一種信仰、信徒,乃是「一神教」所強調的,極端的話如「伊斯蘭國」以建立「哈里發」一統帝國為最高目標,進而逼迫乃至殘殺一切「非我族類」,激進而偏激的宗教信仰,自是讓人感到「恐佈」。 

相對於此,佛法向全人類敞開,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要成為佛教徒;佛教寬大為懷、慈悲等視一切眾生乃至一切正信宗教,在尊重甚至欣賞「異教」(或「外道」)的同時,也顯現出佛法信仰的可貴。 

是以佛法既不強迫「改宗」、也未必鼓勵「改宗」,佛法之「依智得度」和神教之「因信得救」不同,佛法的重點在於覺悟而不在於救贖,因此未必有「改宗」問題,重點在於精神上的資糧補給和智慧上的啟蒙滋潤。就像出了家後,俗家的爸媽仍是爸媽、兄弟姐妹仍是兄弟姐妹,只不過出家後多了師父和師兄弟而已。 

雖然在一些佛教皈依詞中唱誦「歸依於佛者,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外天神也」、「歸依於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諸外道也」,顯示對佛法的堅定信仰與虔誠專一,而虔信的同時不代表要佛教徒否定或貶抑異教,否則只是得其皮而未入其髓也。 

相對的,正信的宗教必然強調無私與大愛,這用佛法的術語即是無我(空)與慈悲,無私與大愛的擴充與深化或即是無我與慈悲,可知是深度、廣度和高度的問題,而未必是本質上有絕對差異。人間佛法的「即人成佛」,從做好人開始一直到成佛證果,或也可說是無私大愛走向無我慈悲的過程。 

「異教」只要是體現無私大愛的宗教精神,都是值得我們的尊敬,虔誠信仰實踐比什麼都還要可貴。「法無定法」、「所謂佛法即非佛法」,也因此「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佛法信仰的寬容與開闊亦於此可見。

相關文章 寬大為懷  解脫與成佛  神父學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