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28 Sun.
佛法重「經驗性」認知
佛陀對人類所處狀態的教導,不在於其是什麼,而在於如何運作的問題。換言之,佛陀不問「什麼是人」(what is a man),而是問「如何是人」(how is a man),不是探究什麼為構成「人」組成部份的實體,而是關心「人」各個組成間如何作用,以及如何產生各種繁複之功能。也就是說,佛陀對「五蘊」的分析,在於闡釋「人」如何運作(how human being operates)暨五蘊身心之作用,而不是說明「人」由什麼組構而成(what human being consists of),[1]認為當理解五蘊為歷程(process)而不是某個東西(entities)。[2]而即便佛陀討論它們是什麼,也只是為了討論他們如何運作之所必須,[3]亦即把「是什麼」或「有什麼」作為討論「如何運作」之助益,此猶如教練各種知識性的分析描述,最終目的是為了運動員能表現得更好。
Gombrich亦表示人類是「經驗的捆束」(bundles of experience)[4],而此經驗優位性之強調,意味著佛陀反對特定實體或本質的探求,將「什麼存在」(what exists)的問題,取代而為「我們可經驗什麼」(what can we experience),顯示出佛陀並非關心「我們是什麼」(what we are)而是「我們如何運作」(how we work),特別是我們如何進行認知、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因此是重於知識論的而不是本體論的探究。[5]此外,Stephen Batchelor也表示,相對於「人是什麼」(what people are),佛陀對「人可以作什麼」(what people can do)更感興趣。[6]
換言之,佛陀不追問「什麼東西存在」(what exists),或者究竟世界是否真的存在,而是審慎地把注意力放在活生生的經驗,以及「其如何運作」(how it works),藉以達成「離苦」(即涅槃)的目標。[7]如此對於「心」、「人」或「自我」等概念,既不是關心「什麼」的問題而卻在於「如何」,此等概念當以唯名論的方式來進行理解,而不是以本質主義(essentialism)的方式。本質主義通常預設有什麼東西或事實存在,要去掌握它是什麼;相對於此,唯名論不認為背後有什麼本質性的存在,主要是關心為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如此相對於本質性所作的定義更重於操作型定義(working/operation definition)來把握「心」、「人」或「自我」等概念。例如在本質主義的預設底下,重於提問「什麼是心?」,但若以「心」僅是某種假名指涉,則會以「心如何運作?」為適切的提問。[8]
總之,佛陀之重視「如何」多於「什麼」,當中透顯至少兩層意義,一是避免自性見預設,即一般人總認為這世界確實有什麼,進而可認定是什麼,其次是堅守實用性、經驗性的立場。在初期佛教傳統中,什麼是人、自我以及心靈,以及為什麼會有人、自我以及心靈的存在,未必是首要關注的重點,甚至是錯問了問題;相對的,初期佛教所關注的,在於實際身心的轉染成淨,以增進我們的生命品質與幸福感。如此,初期佛教之「解脫」導向的思維路徑,所重視的會是「知道如何」的經驗性體證,而未必僅是「知道如此」的理論性知識。而這樣的心意識探究取向明顯與現今主流學界的探究路線明顯有別。
*摘自拙作《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Mind,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A Comparative Look at Buddhist Theories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預計2020年10月出版
[1] 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pp. xxiv-xxix.
[2] Ibid., p. 102.
[3] Richard F. Gombrich, How Buddhism Began: The Conditioned Genesis
of the Early Teachings, p. 4.
[4] Richard Gombrich, “Foreword,” i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London: Luzac Oriental, 1996),
p. viiii.
[5] Richard F Gombrich, What the Buddha Thought, pp. 144-145.
[6] Stephen Batchelor, After Buddhism: Rethinking the Dharma for a
Secular Age, pp. 200-201.
[7] Richard F.Gombrich, How Buddhism Began, p. xiv.
[8] 以上參考龔布齊對波普爾(Karl Popper)定義的介紹(分為唯名論及本質主義),而作出筆者個人的詮釋。見Richard F. Gombrich, How Buddhism Began, pp. 1-2。
感恩!🙏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