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美麗的誤讀」

2019. 7.28  Sun.
「美麗的誤讀」
中國哲學以「心性之學」為其特色,如牟宗三先生說言是一「生命的學問」,不管是「心性之學」或「生命的學問」,都是重視力行體驗的,而未必是純粹理論探究的學問系統。

現代學者受過精良的哲學暨學術訓練,以現代方法研究中國哲學,雖「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以討論的鞭辟入裡,然而古代哲人(如莊子)邏輯性的嚴密思考並不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色,未必是以智性和思辨來取勝,因此以嚴謹學術和哲學論理來推敲他們的思想是否會陷入另一種「過猶不及」的極端?

相反的,在道家「境界型態的形上學」(牟宗三語)系統中,重於感通、直觀和體驗的背景下,有時不合邏輯和理性才更顯意境之高妙,而未必是分析式心靈的細密解讀。相對於強調邏輯結構、語意學等方法進路,語用學(pragmatics)等之實用、實踐和實證角度亦是一種詮解可能,意即有時說得不盡合理,但卻相當具有實際效用。

以現今學術研究方法,判定他人(不管古人或今人)解讀之錯謬,此以「正誤」分判用在中國哲學以及古籍之讀解上,或容有一定的省思空間。換言之,當直指他人錯誤詮解,而自認為提出「正解」時,這「正解」又是以什麼樣的標準確立的呢?莊子本人又會如何看待所謂的「正解」?「深得我心」?還是另有其它可能?

一如佛教《阿毘達磨俱舍論》說「判法正理在牟尼」,除非求之於原作者本人,否則未必足以斬釘截鐵斷言正誤。

此外,讀解的「對不對」與讀解的「好不好」是兩個不同問題。古籍解釋中偶也出現「講錯了」,但卻也「講得好」的例示,因此也可以留意「好壞」(講得高不高明)與「對誤」之間的不同的向度取捨。例如佛教從印度傳來中國,歷經格義、中國化等階段,古代祖師之經教理解對應於印度原典可能大有問題,但有時卻不能不否認其講得好、講得創意十足的事實(如天台宗「一心三觀」)。

再者,古代典籍流傳至今有些長達一兩千年歷史(以上),除了古代用語習慣未明外,書籍的保存也相當不易,一小小錯簡、蟲蛀以及傳抄的手誤等,都足以影響文本解讀的完整性和確定性,如此冀求揭示原意、本意亦不免有所限制,新意、創意也是值得考慮的。

如此,未必全然以正誤、對錯、真假作為判定詞彙,而亦以高明或高段與否、深不深刻等來考量也是值得考慮的。如此保持多元理解的可能性和開放性,或也是研讀古代哲學的一種態度,而不以錯解、謬讀等認定之;「誤讀」若也讀出某些「洞見」,亦不失為一「美麗的錯誤」。

相關文章  講得好與講得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