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做中學,學中覺,覺中做」

「做中學,學中覺,覺中做」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是哲學家杜威著名的觀點,意指不能只停留在概念認知,還必須親身投入行動,透過實作來學習,強調切身力行、實踐的重要性。 

證嚴法師暨慈濟志工著名口號「做就對了」,大體也有此一精神,不只如此,把漢語「學即覺」及佛法覺知、覺悟的意涵引入,更進一步表示「做中學,學中覺」,做與學最終是為了覺——智慧的提昇、啟發。 

佛法說「悲智雙運」,慈悲要有智慧,也因此任何行善助人的做,不能少了清晰明白的判斷,手快還必須眼明,也因此「做中學,學中覺」還必須「覺中做」。 

如此「做中學,學中覺,覺中做」之做、學、覺三者成了一完整的體系,顯示理論與實踐、觀念與行動的相依相待、交會循環,或可視為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的補充說明。 

總之,「做中學,學中覺,覺中做」三者互為因果、相互促進,朝向智慧的人生、覺悟的境界前行;此不僅是佛教修行的方法,也是一般人生命成長的重要指引,在行動中學習,在學習中覺悟,在覺悟中行動,構築美善生活的完滿歷程。

大白中的一點黑

大白中的一點黑

2025年剛開始沒多久,不少媒體炒作慈濟新聞,渲染慈濟大愛台、大林醫院等議題,這當中是非善惡、真假對錯,可說各有立場、各從不同角度切入,也正因為看待問題的視角不一樣,於是產生種種紛擾。 

證嚴上人心思純淨,一心只想為世間苦難做點事,然而宗教的超越性行入世濟助之事,亦不免隨著世俗人心攪和而混雜紛亂,世人如此、世間事如此,也莫可奈何。 

固然慈濟一些作為留待討論空間,得以重作調整和改進,但大體而言慈濟仍是臺灣社會的良善力量,做對的事遠多於美中不足的失誤,善的聚集遠大於惡;然而批評者只看到負面缺點,卻無法體會普遍性正面美善,這是相當令人感到遺憾的。 

就好比大白板中有一黑點、污點,外人就集中在這個點上放大檢視,無視於這整個白板依舊是純白潔淨的。 

壞人做壞事不足為奇,好人做錯事就慘遭千刀萬剮、萬箭穿心,更何況所謂錯事也未必是錯,尚未有絕對客觀公斷;只不過人之劣根與嗜血性,總是在善中找惡,如此而見獵心喜,以偏概全抹殺絕大多數的好人與好事。 

然而這一切的不友善,乃至於「敵意」,猶如佛法「逆增上緣」,亦讓慈濟反身而誠、反躬自省,自問:為什麼外人不了解、容易誤解?為什麼善行招致曲解,以至於惡言相向和毀謗?我相信更大多數的台灣人是善良公道的,默默支持、真心護守著慈濟,那也就夠了。 

人間事盤根錯節,既無法十全十美,就不求盡如人意;自反而縮,一切但求俯仰無愧、不忘初心。

政教關係之不即不離

政教關係之不即不離

「慈濟十戒」其中一條是「不參與政治」,然而參政權,或者相關公民權利包括選舉、罷免、集會結社、言論自由等,都是民主時代的普世價值、普遍認知。宗教或慈善團體以不參與政治作為規範,無異於限制或剝奪憲法所保障的權利和應行的義務。 

事實上不參與政治更正確的說應是「不以慈濟的身份參與政治」,如此既尊重每個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公民的角色扮演,同時也符合證嚴法師的超然心境,不陷入政治情勢的反覆無常、糾結糾纏,乃至於意識形態的對立衝突等。 

「不參與政治」看似是嚴禁參政的極端表述,給人不同聯想或疑慮,而「不以慈濟的身份參與政治」則得以兩全其美,兼顧慈濟中立形象與志工公民角色,在組織與個人之間劃出界限,既保有慈濟的純粹性,又不否定志工涉足公共性事務。

消極的不參與政治,容易被誤解為對社會議題漠不關心,甚至產生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相對於此,提倡「人生佛教」的太虛大師不只關心政治,也和政治人物過從甚密,試圖結合權勢為佛教發聲、為蒼生謀福,甚至曾意想以佛教立場來組織政黨,其積極涉政甚被譏為「政治和尚」。 

不以慈濟的身份參與政治,在於保護慈濟,強調慈濟作為一個宗教慈善團體,關心苦難、關懷眾生,只專注於慈善事業,提供物質需求與精神慰藉,避免捲入無謂的人際分化或黨派相爭。 

如此,關心政治卻不參與政治,可說是證嚴上人的理念;每個公民都應了解時事脈動,並透過民主程序行使公民權,但關心政治卻未必要競選公職、加入政黨等。而且實質參政,不免偏向某一特定黨群,進而面臨捐款來源、資源分配等方面的利害考量,善款難以廣納,所能幫助的人就有限。 

「拒絕參與統治的人,會被更糟糕的人統治。」真正有心為民服務、獻身社會改造皆可投入政治,慈濟師兄姐亦復如是,只不過不應以慈濟的名義涉入,保持清淨的宗教形象單純的服務社會,同時也尊重多元價值觀,如此才能不分黨派、宗教、族群來普度眾生。 

當代政教關係乃一值得探討的議題,「不以慈濟的身份參與政治」是慈濟基於其宗教理想和慈善使命所做的定位,既保障了慈濟的獨立性,也確保了慈濟的公信力,同時也鼓勵志工關心社會,不反對以個人身分從政,明確區分個人與組織的區別,從中平衡了宗教信仰、慈善實踐與公民權利,讓慈濟在社會上扮演著「中道」的力量。

相關文章  宗教超越政治

「職志合一」之「有心」與「有力」

「職志合一」新詮

「職志合一」是證嚴法師的理念,「職」可以是指本職學能的專業能力,「志」是志向、志趣,有心於此而自發性、自願為之;可知「職志」二字,一個是有力(專業能力)、一個有心(心之所嚮),有心有力來從事所投身的工作。

換言之,「職志合一」強調專業能力與志向志趣的結合,既要有工作的熱誠和理想關懷(有心),又要具備完成工作的專業技能(有力),以「有心」與「有力」作為職業生涯的信念引導。

首先,「有心」代表的是對工作的熱愛與熱情,當一個人真心喜愛他的工作,並以此為志向,就會自願性投入其中,甚至不惜成本、不計代價;這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為了自我實現。「有心」於此,意味著作為人的理想性,有強烈的動力、動能追求夢想,這種內在驅動力可以使他在面對挑戰時,依然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其次,「有力」則是指擁有相應的專業能力和技能。無論是學術研究、技術開發還是任何其他領域,專業能力都是必要條件,具備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成功有效的完成任務。「有力」涉及實際的素養和訓練,除了知識還要經驗,使能務實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勝任有餘。

任何工作者,例如醫療工作者當然要有醫療相關專業背景,然「醫術高超」外若能將「救死扶傷」視為志向,那麼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一份職業,而是一種願力承擔,帶著使命與利他精神的工作過程中,不僅有成就感,也讓服務對象感受到真誠與溫暖。

「有心」或「有力」的「職志合一」,不只實現個己價值,也對社會和他人產生正向影響,以此利他、自利,實現美好幸福的人生。

養生與治病

養生與治病

生命是老病死的過程,每個人都要摸索一套活得好、活得久的觀念和方法,尤其上了年紀更是如此。

養生與治病看似不同,甚至對立,實則相輔相成,皆以健康為目標;如果一個人以治病的方式來生活,應該就是很養生的生活。

治病是對於已發生的疾病進行治療,使能恢復健康,養生則強調預防疾病,保持身體健康,甚至追求長壽。如果以治病模式來養生,大概符合中醫「上醫治未病」的精神理念。

養生與治病皆要注意飲食、調理睡眠、重視運動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或者反過來說,治病的人正在病中,也因病而保持醒覺,不隨意吃東西、不打亂作息規律,生活步調放慢、放鬆,如是治病的生活型態即近於養生,形神共養,順乎自然來調和生理節奏。

或者直接的說,治病在於養病,治病、養病皆要過一種正念覺知的生活,正念即有助於養生,常保身心的平衡和諧;如此可看出,治病、正念和養生之間一致相通。

總之,養生與治病都是為了健康,養生著重預防,治病強調治療,然我們可以將治病視為養生的方法,而養生作為治病的補強,實現人們活得好、活得久的共同目標。

相關文章  回歸身體  「養病人生」  疾病的四種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