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一脈相承、多元開展

一脈相承、多元開展

「人間佛教」一詞在當今臺灣佛教耳熟能詳,各人間佛教團體皆以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為共主或共同承續,不管是如印順導師或者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提的「人間佛教」,或者聖嚴長老所說的「人間淨土」,乃至於慈濟證嚴上人常說的「人間菩薩」等,這種種不同語彙大體都是一致的概念或理念,皆為大乘佛法或大菩薩道精神的貫串,只是使用的名相不同,或有著各自語詞偏好。

人間佛教團體之間的差異不在於菩薩道,而在於思想的抉擇,即各有自身的佛教義理判攝(即「判教」或「教判」),如不同的經典依據、宗派定位等。例如慈濟證嚴上人著重《無量義經》和《法華經》,而聖嚴長老以「中華禪法鼓宗」來開宗立派等,這才是當今廣義人間佛教的細部差異,也就是精神信念一脈相承、義理思想多元開展,由此來看出臺灣佛教的多樣化與豐富性。

「宗教沒有分別,大同小異;心大就同,心小就異。」臺灣的「人間佛教」皆能和不同宗教團體進行對話交流、協力合作,既然不同宗教都能「跨宗教」互動,同屬佛教、尤其同是人間佛教,沒有理由不能「跨宗派」聯繫。如果真的不行,大乘佛法的「海納百川」恐失去意義,卻讓宗派門戶之見與人性之私佔了上風。

AI製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