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想像的苦

想像的苦

我們所「想像」的苦,往往比實際經驗到的苦還要多。這意味著,許多我們以為的苦,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苦,而是由「無明」所投射、虛構出來的。

猶如《般若心經》所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顛倒夢想」正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原因,般若波羅蜜正是對治的解方,使能「顛倒亂想不復得入」(《無量義經》)。

當心靈缺乏關照或觀照,一念未經覺察,「妄心」即生起,人就容易陷入胡思亂想。所謂「如實知見」或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不再被「染污的心」或者「貪、嗔、癡」所覆蓋與蒙蔽,而能以一雙清明的眼洞明世間萬象。

煩惱除非是來自身體的病痛或生理因素,否則像是焦慮、憂鬱,往往只是內心的投射,乃由顛倒想像所製造出來的苦境。

我們所想像的苦,比實際感受的苦多,世間的「身苦」固然存在,但「心苦」卻增益其苦;「心苦」猶然是「唯識所現」、「心識所造」。

因此人一生修行目的在於「身苦心不苦」,即使身體受苦、心卻能安住,不為煩惱所轉,練習在紛擾的人世中,尋得一方清明與安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