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印順佛學論述之「詮釋循環」

印順佛學論述之「詮釋循環」

《中論》既是「以般若思想通論阿含深義」,也是「以阿含術語展示般若思想」,二種說法可見其一致,皆在於強調阿含和般若是相通的,二說之共同處皆在於《中論》意圖展示般若思想。至於二種主張的差異,或在於說法及強調點的不同,較完整的理解或為「以般若通論阿含術語與法義,進而闡揚般若空性思想」──上述二說皆表達出此意涵,《中論》除通論阿含外也藉以展示般若。 

只不過阿含通於般若思想,未必意指阿含的義理同於般若思想,也就是阿含和般若之通貫、貫通不能說是等同或相同;此貫通意指法義動態開展系譜之一脈相承,彼此是融貫的(coherentinterlinked)卻不代表相同的(identicalequal)。 

印順法師對《中論》的解讀,包括般若與阿含的理解具有「詮釋循環」的現象(「以般若論究阿含、以阿含闡述般若」等),而未必是《中論》本身存在詮釋循環。此處「詮釋循環」進行理解乃依其大義暨理論直覺取借、借用之,畢竟東西方各有不同思維方式與思想背景,西方的解經學/詮釋學未必全然適用於東方。 

此外,印順法師《中論》「通教」特質的判定,關乎其「詮釋循環」的理解進路;只不過是因其為「通教」而有「詮釋循環」,還是因「詮釋循環」而判其為「通教」,還是兩者皆有,亦待日後進一步析論之。事實上,「詮釋循環」不只在於《中論》的理解上,印順佛學論述特點之一亦在於此,如印順法師強調佛法之「一味」,其佛學詮釋有著通攝一切佛法的傾向(如《成佛之道》之「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當中不免出現「詮釋循環」(在筆者讀解中存在「詮釋循環」的現象)。 

再者,印順佛學論述具「詮釋循環」之特色,從其不說「愈古愈真」、不同情「愈後愈圓滿」,似亦可看出端倪。不說「愈古愈真」,因其忽略佛法真義在後期中更為發揚光大,不說「愈後愈圓滿」,因其漠視了畸形發展與病態演進。[1]

如果就詮釋學角度來說,佛法真義在後代詮釋下得以深度發揮與高度開展,故不說「愈古愈真」;然而後代解讀亦有可能因「過度詮釋」而歧出變質、失真乃至於荒誕與偏激,故亦不言「愈後愈圓滿」;因此既要藉後代理解古代、也要藉古代理解後代之相互印證,於兩相平衡取得一「中道」的讀解。 

對於印順佛學論述中的「詮釋循環」,仍有不少問題值得深入探討,值得於日後再作深入探究(如所謂的「以佛法研究佛法」亦然。以上因於論文投稿後的審查意見引發一些思考,謝謝審查人的寶貴意見 

相關文章  中觀學的「詮釋循環」


[1] 《以佛法研究佛法》:愈古愈真者忽略了真義的在後期中的更為發揚光大愈後愈圓滿者又漠視了畸形發展與病態的演進我們要依據佛法的諸行無常法則從佛法演化的見地中去發現佛法真義的健全發展與正常的適應(CBETA 2021.Q4, Y16, no. 16, pp. 7a13-8a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