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冷靜不失熱情

冷靜不失熱情

走上學術研究的路後,自己性格有許多的調整。學者時常要用大腦分析思考,性情的塑造就日益單調、沉靜和偏愛獨處,或者直接說學者的生活實際上接近於「小乘」,不擅交際、也不喜交際。而我也常常陷於自己獨思心境中而不肯出來。

高行健表示,作家不需要熱鬧,孤獨是必須的。他認為,孤獨是自由的必要條件,人往往是在獨處時,才開始自由的思考。因此他認為作家最好的位置是社會的邊緣,如此才能真正發出個人聲音,不隨外界的評斷而起落更異。於是,他主張「冷的文學」,把文學創作當成「精神自救」的方式,只為自己寫,不為取悅他人,也不企圖改造世界,只是真實面對自己,而發出自己內在的聲音。

高行健此番言論於我有所共鳴。我之好於宗教和哲學的窮究探索,亦是在於精神和價值層面的回歸實現,甚而有離群索居、閉關求道之念。一如高行健所言:「對創作者來說,作品亮相就可以了。」也就是說,與其群居終日言不及義,不如潛心於立說著述,透過思想以文會友,如此深度的交流,才是靈魂底蘊的相會相通。

「對創作者來說,作品亮相就可以了」──此如同佛教所言「見法即見如來」。話說佛陀曾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之後回到世間,弟子爭相迎接,其中蓮華色拔得頭籌首先見佛,但佛卻告蓮華色言:「須菩提見我在先,汝已在後!」原來,須菩提也知道佛要回來,本欲親往迎見,但想到與其以肉眼見佛的色身,倒不如以「心」證見佛的法身,於是繼續依佛教示精進修法,不為事相所迷,以體證諸法空理。如此,佛陀認為須菩提才是真正見到他的人,而不是蓮華色。

可知,人際關係的維持相繫,不是隨時跟在身旁、出現在眼前,才是真正的交心。倘若生命的相遇不能觸及內在靈魂,即便是朝夕相處仍舊是「泛泛之交」。佛典中說:「若人百千劫,常隨於如來,不了真實義,盲瞑不見佛。」即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所以作為人文學科的學者,相對於面面俱到的「做人」,以求打好關係,應更重於綿密的作文、做研究,並從中找尋知音知己,同時也散播、分享古往今來哲人智者的深刻智慧。

宋儒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顯示出真正的學者本色。思想工作者長時間獨思冥想,靜寂清澄,如何常保熱情和關懷,胸懷經世濟民之志,亦也是要學習的。畢竟我們身處在多苦的世間,仍要有感於他人的苦痛,在別人需要之時看見自己的責任,否則讀書向學所為何事?如此人文學者的生活雖近似小乘,然卻是心懷大乘;冷冰冰為學之際,同時也熱騰騰的樂於度人、樂於助人!2014.02.05林建德寫於花蓮歇心居)

2 則留言:

  1. 老師是如同法華經所說:外現是聲聞,內秘菩薩行!

    從您的文章中,可見大悲心與菩提心!

    回覆刪除
  2. 眼冷如灰,心熱如火,此之謂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