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每日極短篇21

2014.11.29 Sat.
空無之樂
為迎接一月份即將到來的小寶寶,開始採購各項用品,包括嬰兒床、推車、衣服等等,頓時家裡東西愈來愈多。

雖然迎接新生命是喜悅的,但相對的,看到愈來愈多東西,感覺上俗務瑣事日益增重,歡喜之餘也感到些許煩憂。

所謂「無事一身輕」,同樣的「無物一身輕」,當擁有愈多、方便愈多,所要牽掛的也愈多。例如同時有好幾台車子、幾棟房子、幾個孩子等,享有的背後也是沈重負擔。

即便有了小孩,我仍希望家裡東西愈少愈好(書籍之「精神糧食」例外),除非確定需要、必要或重要,否則物品不要增多,如此生活簡單,心境將愈輕安!

「空無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我願如此相信著!

2014.11.28 Fri.
花蓮之美
昨天晚上和內人去一家新開不久的素食餐館吃飯,老闆娘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單身女子。由於客人少,我們就聊了起來。

她原在台北工作,只是一次單車環島旅行中經過花蓮,覺得這地方太美了,不久後她即移居花蓮,至今已有三年多。

她說這幾年空暇時就到處走,溯溪、泛舟、攀岩、登山、騎單車等,徜徉天地之間,盡情擁抱山水之美。

聽到有人這樣講,羨慕之餘,也提醒自己珍惜當下,時常親近大自然,和大自然做朋友。

ps. 事實上,我們學校的研究生,有些都畢業自很好的大學,但工作一段時間,特地跑來讀書,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這裡的山和水,享受在花東唸書生活逸趣,甚至從此留下不走。

2014.11.27 Thurs.
史學與哲學
余英時先生表示:「我深知,無論我的觀點是什麼,我都必須像錢(穆)先生那樣,最後用學問上的真實成就來建立我自己的觀點。我必須暫時放下觀點和理論,先虛心讀古人的經典,而且必須一部一部地仔細研讀。我不能先有觀點,然後在古籍中斷章取義來證實我的觀點。這樣做便成了曲解誤說,而不是實事求是了。」(陳致訪談《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聯經,2012年,頁12;亦收於《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頁368

史學強調忠於史實,不能隨心所欲任意解釋,所以余先生的態度和立場是非常正確的。但此與哲學探究恰好相對,哲學重於創意和思辯,勇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同時要能論之以理。

如此哲學不同於史學乃至哲學史、思想史的研究,哲學首須建立自己觀點,有自己一定的見解,而在證成自身理論時,「六經皆我註腳」,利用哲學史上各個觀點當作線索或資源,直接或間接支撐自己論點。

雖然哲學不外哲學史,但兩者仍大有不同,現今東方哲學的研究都把哲學史當作是哲學研究了。

2014.11.26 Wed.
中國哲學之優缺
長期在美國任教的余英時,談到中國哲學在西方的概況,引到德國大哲黑格爾以西方標準來衡量中國哲學,而輕視《論語》、《老子》等傳統典籍,認為中國哲學只停留在「初級階段」(elementary stage)。余英時也指出陳寅恪、俞大維等接觸過黑氏哲學的人,認為形上學討論,中國不能望西方項背,只能在人倫道德的思考上更為深入,但以理論思維、形上思辨而言,先秦諸子包括老莊等,則比西方哲學家「淺陋」。(見陳致訪談《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聯經,2012年,頁114。)

以上斷言大致正確,西方傳統在形上學、知識論和邏輯等研究,著實是深刻精密的。但我相信中國哲學亦有其它優勢和長處,乃西方哲學所不能及的。例如最近看到中國首富馬雲受訪表示,阿里巴巴是在中國文化裡找到中國經商的思想──道家哲學和太極哲學,陰陽變幻的哲學。他希望能像太極拳高手一樣,打敗人家,但又無一傷亡,認為如果商業競爭過程中,誤傷別人,說明阿里功力還不夠;商業過程中,讓對手能同時參與,而不是抵抗,如此才是商業最高境界。

馬雲此語我深感認同,我始終認為中國哲學的精深之處,表現在拳術和中醫等領域中,而這也是虛心的洋人會向中國取經之所在。但可惜的對於拳術和中醫等的哲學論述,不是顯得稀少就是較為貧乏,值得吾人大力開拓。

相關報導 馬雲: 當首富不快樂 

2014.11.25 Tues.
從首富、首善到首樂
中國首富馬雲日前接受訪問表示,最近他一直不高興,原因是和當上「首富」有關,他認為錢是很大的麻煩,如果人說幾十億的錢都是你的之時,災難已經全在身上了;相反的,他最快樂的日子是十幾年前,月領90元人民幣(約台幣450元)的日子。

誠然,當事業版圖變大,自由變少,擔憂的事也變多,人生的全部皆被錢所束縛綑綁。但真正能自由飛翔的,是不起眼的麻雀,卻不是華麗的孔雀。

所幸馬雲是個聰明人,「役物而不役於物」,成立基金會投入慈善工作,不只成為大陸「首富」,也成為大中華的「首善」。所謂「施比受有福」、「助人最樂」,相信不久的將來他會成為全中國的「首樂」!

2014.11.24 Mon.
做到才是真工夫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表示,若知道某事,但仍做出違背此事的行為,則不能稱做真正的知道。例如一個人知道誠實是什麼,卻對人有所欺騙,那他並不知誠實是什麼。

這和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可說異曲同工,所謂的知道是必須透過身體力行來檢證的。

我們一生高談闊論很多道理,但有多少是我們自己做得到的呢?

2014.11.23 Sun.
哲學之期許
殷海光是早期台灣開拓分析哲學的先鋒,但身處老蔣統治的威權時代,言論和思想皆受到箝制,殷先生晚年抑鬱寡歡,終死於胃癌,享年僅四十九歲。曾經是受業門生的李敖說:「哲學家死於胃癌,猶如神父死於梅毒一樣。」

雖然李敖的比喻顯得誇張,如神父死於梅毒,可能是不名譽、不道德的行為,但哲學家死於胃癌,卻無關乎道德。此外,染上梅毒,雜亂的男女關係是其中「一種」但未必是「唯一」的傳染方式。

但無論如何,一般認為胃腸疾病和情緒很有關係,而殷先生之死於胃癌,是否主因在於心情鬱悶,我們不得而知,但李敖此話的背後,顯然對哲學有更高期許,認為學哲學的人,思想視野當比一般人寬闊,比別人想得更開,縱被時局所困,也不該被自己觀念所縛。

2014.11.22 Sat.
外求與內修
一般人面對到人生的困境,往往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之餘,四處求神問卜是常有的反應,但這頂多只能治標,而卻無法治本,用佛教來說只是「臨時報佛腳」的權巧方便,而不是究竟之途。

如果福禍都能用祈求來解決,那人生太容易了,但同時又很不公平,因為信者、求者得永生,不信不求而有禍患罪罰;如此棄個人的善惡存心及行為不論,將有許多不解的問題。當初佛陀即是對婆羅門教「祭祀萬能」教義,深感不滿,而開展佛法的修行之道。

可知祈求不是佛教信仰最主要的特色,不管是有求於人、有求於神或佛,都不如反求諸己,內修於己的好。

2014.11.21 Fri.  

2014.11.20 Thurs.
單純價值
投票日近,選情緊繃,選舉花招百出,不時看到各種抹黑、栽贓、陰謀論等,把對方講得很壞,自己講得很好。為了權力名位的爭奪,讓人見識到人性醜陋的一面。

我始終認為單純是人類追求快樂的價值之一。當我們攻訐對方,披露種種不堪回首的往事,這或許有助於自己的選情,但傷人的同時實則也自傷。

名、利、權、色等的追逐者,太多的處心積慮,心思都很複雜,不單純所以不快樂。相反的,單純所象徵的平淡、平和與平實的生活,才會是快樂的生活。

2014. 11.29林建德貼於花蓮歇心居)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慈大二十年


2014.11.21 Fri.
慈大二十年
慈濟大學創辦至今已邁向二十年,相較台灣乃至世界各大學而言,二十年非常年輕,但仍有相當的紀念意義,因此近日不管是校本部或人社院,四處可看到慶生的氣息。

轉眼間,我來這任教也進入第八年,其間所經歷的一切點滴在心頭。只能說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學校,重視專業、心智教育之餘,也重(或更重)生活和品德教育,在現今大學普遍著眼「道問學」的大環境中,我們學校逆勢而行高倡「尊德性」。

這是證嚴法師的堅持,認為做人做事當比做學問還要重要。也因此教育理念,所以慈濟大學雖是私立,但不同於多數私立學校以商業利益為辦學考量,而保有高度理想性和社會關懷。

因為不求營利,所以重質不重量,維持小而精緻、小而美的辦學風格,師生比距離相當接近,平均10個學生就1個老師。若就我們宗教所只招研究生而言,五個專任老師(前兩年一直是六個)一年只收八個新生,有時還不足額錄取,師生比更加接近。

少少的學生數,所能收取到的有限學費,當然不敷支付學校的龐大開銷。據聞學校超過三分之二的經費來源,皆是來自於慈濟基金會的大力挹注,僅有少分取自學費和教育部補助款,所以在這裡讀書教書的師生們,有著證嚴法師和全球慈濟會眾的護念關愛,可說是很有福的!

所以我的薪資,以及我從學校所獲取的研究奬助等,多數是來自於社會上愛心人士的善款捐助。這相較於公立大學或者營利為主的私校,薪資的意義份外不同。我常自惕不能辜負捐款者的虔敬善心,特別是慈濟會眾裡不少是中下階層的人,賺得是辛苦錢,但卻樂善好施,如同陳樹菊一樣。

「今我何功德,不曾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白居易《觀刈麥》這首詩,在慈大任教的這幾年,偶會在我心頭浮現,總覺得受之於人者太多、施之於人者過少,慚愧之餘,內心也滿是感恩!

慈濟大學20年校慶,讓我們衷心祝福她「生日快樂」!

2014. 11.21林建德寫於花蓮貼於新北力耕居)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每日極短篇20

2014.11.19 Wed.
兩種哲思
雖然我主要是研究東方哲學,但我對西方哲學亦保持一定關注,特別是英美分析哲學。

分析哲學探討問題的精細和深入是我所欣賞的,那是種智力挑戰與腦力激盪,雖然有時流於瑣碎繁苛,但卻是重要的思想訓練。

然我的生命情調更契合於東方哲學,用牟宗三先生的話,它是關乎「生命的學問」。(相對於此,分析哲學可說是「學問的生命」之塑造。)

東方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迥異於分析哲學,往往說理不明、語意含混,但在我看來卻是深邃深刻。

是的,講不清楚、但卻深刻,乃東方哲學特色之一。不過古人不清不楚的論理方式,玄之又玄,在分析哲學家眼裡是礙難接受的,但我認為這正是智慧之所在,或可說是智慧和知識的不同分別。

人在極其困頓、苦痛的時候,不會想讀分析哲學,而卻會想去探索東方哲學、擁抱東方宗教,即是明證。

在我心裡,現代的泰戈爾、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乃至於高行徤等詩人、靈性導師、文學家,某種程度皆可說是哲學家(古聖先賢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他們的作品存在著對生命的洞觀與睿智光芒。

台灣學界「美國化」嚴重,哲學亦然,當今哲學主流可說是分析哲學。但我仍堅守東方哲學本位,願為東方哲學發聲,持續以此來哲思人生、哲思天下!

2014.11.18  Tues.

生日快樂
今天是我的生日,如果就傳統算法,我四十歲了!
古人說「四十不惑」,但我對人生還有很多困惑。
廣告說「四十歲像一尾活龍」,但我感覺自己愈活愈像一條懶蟲。
人生四十,沒有熱閙的慶祝,也沒有太多特別禮物
(除了Bodhi寄來「拔蘿蔔」戰果和內人的秘密禮物)
只期許自己快樂,身邊的人快樂,所有的人快樂!

2014.11.17  Mon.
人生唯一的事
曾經在宗教學概論的課堂上,探討「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的概念。我說每個人的「終極關懷」,可以「若為XX故,一切皆可拋」自行探問,究竟XX該填什麼,將會是你的「終極關懷」,你人生唯一的事。

一旦確立「終極關懷」,個體生命的許多問題都不解自明,不需和人計較和此無關的瑣碎小事,唯求此關懷的貼近和滿足。相反的,若無法於此安身立命,一生將隨波逐流,無法拋錨、找不到靠岸處,或者行屍走肉般的活著,虛耗心思氣力空轉著。

2014.11.16  Sun.
疼痛的相對、弔詭與幻化
最近以「疼痛」為例撰文,探討意識經驗的哲學問題,認為疼痛具有相對、弔詭與幻化三個特點。

「相對」是不同的人對疼痛有不同的忍受程度,如對某甲痛不欲生,但對某乙可能是無關痛癢。雖然多數人對疼痛會有一定共識,但卻是相對比較出來的值,難以絕對性的量化或客觀化。

「弔詭」是同樣的疼痛感受,卻可能帶來相反的心理反應。一般而言,疼痛是苦受,但偏偏有人對特定疼痛樂在其中,視疼痛刺激為樂。如所謂「被虐待狂」,在性愛遊戲中互虐玩樂助興(如滴點蠟油);包括喜極而泣以及悲極為笑等,都為其例。

「幻化」是「弔詭」的進一步延伸,任何的意識經驗,包括痛覺感受等,都是因緣所生、所滅,暫時性的存在而非實有。佛教的「萬法唯識」、「唯識無境」,所表達即是「幻化」的概念。關於這點是最深奧,也最難解明的。

2014.11.15  Sat.
生命永續經營
昨日翻讀慧開法師《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一書,其中提到「生命永續經營」的概念,頗具啟發意義。

一般「永續經營」常用在企業商家上,但就佛教觀點而言,生命是無止盡的過程,除非是證得解脫,否則人有來生,及至有無數次的生命循環。

倘若如此,人必須把眼光放長遠,不需急功近利,只計量眼前的得失,而要常常想到未來。

但一如朱子所說:「放寬程限,緊著工夫」,目光路程放遠之際,不代表鬆懈,而是要精進勇猛;佛教任重道遠的菩薩道亦可以此八字概括。

生命的永續經營,也告訴我們人要「存糧於天」,多積陰德,提昇自己也幫助別人,否則「債留來生」,將等著在未知的時空中受報償還。

2014.11.14  Fri.
學問之道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因閱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這是張潮《幽夢影》發人省思的一句話。

我已漸入中年,現在讀書雖不及「庭中望月」,但卻不能停留在「隙中窺月」,而該逐漸開出生命宏觀的格局。

很多的學者讀書讀出一身病,這或許是年紀日益增長,但讀書方法和心境未隨之提昇,仍像年輕人極度用腦窮探力索,因此如中醫說「思則氣結」,身心不當消耗折損。

「臺上玩月」,如此的從容悠遊,自得其樂,才是真懂學問之道的人!

2014.11.13  Thurs.
為己之學
大陸佛學家方立天一生平淡問學,據說他正教授升等時,因為不擅人際、未經營關係人脈,因此申請案被否決。

但方教授未把此放在心上,消息獲知的隔天,仍依既定生活日程到圖書館讀書、寫文章,彷彿事不關己或沒發生過。

不在乎功名利祿,此一態度才是真正做學問的人;「古之學者為己」,孔子亦如是言。

為學本身即是目的、即是收穫,能有環境、時間和資源靜下心來做研究,已是種享受,至於職稱、收入等,都是次要價值,乃附屬於外而非立根於內,所以虛浮的名利就讓有心人去爭吧!

也唯有這樣,才能做一位獨立不移的思想者、學問家。


2014.11.12  Wed.
無求於人
選舉到了,各個候選人極力拜票,尋求各界人士支持,特別是名人的站台或背書。

有求於人是辛苦的,必須看人臉色、仰人鼻息,而不能真正的做自己,這是我性格所難以服順的。

還好我的工作單純,只要把本份事做好,包括看書、教書和寫書等,即可獨立的生活,自由的思想。

不靠關係、人脈去贏得他人的認同和友誼,但憑能力本事掙得信賴,當是有志者的自我期許。

2014.11.11  Tues.
從「心」的科學到「心」的藝術
「心」的科學性研究為現今學界主流,但把「心」作為外在研究對象外,「心」亦可為藝術品來形塑、雕琢。

「心」作為一門內在藝術,迥異於「心」作為一門科學,而以「心」的訓練為鍛造過程,令「心」的藝術品得以誕生。

因此「心」除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探究進路外,「心」亦當為美學領域之創作。而既然是創作,不只容許「異例」(abnormality),甚而是鼓勵之,而這也是美學不同於科學之所在。

2014. 11.19林建德貼於花蓮歇心居)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每日極短篇19

2014.11.10  Mon.
媽媽好
內人的肚子愈來愈大,行動頗不方便,時而感到腰酸背痛,著實有些辛苦,當媽媽真了不起。

偶在新聞中看到名人婚姻破裂,面紅耳赤的爭奪小孩的監護權。

我覺得爸爸沒什麼好什爭的,或者說没什麼資格爭,畢竟男人只提供了精子,但媽媽不只提供卵子,也奉獻全部身心,整個胎兒的長成皆是在母體中孕育,包括出生後的餵食哺乳等,也都還是媽媽。

此外,現代女性各方面能力不輸男性,經濟上不需仰男人鼻息,小孩跟著媽媽,一樣可以不愁吃穿,甚至吃穿得更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誠哉斯言!

2014.11.09  Sun.
讀書樂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古代勸勉人讀書的名句,認為只要把書讀好,富貴功名、美妻嬌妾自然來到。

然此功利態度求學問道,顯然不妥,使讀書成了求取功名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相對的,若理解為:好好讀書,在書本裡自有滿屋黃金、如玉紅顏,一切不假外求,如此即視讀書本身是目的和價值。

因此,後者的理解應為「書中勝於黃金屋,書中勝於顏如玉」。但如此之理想性,視讀書為純然的精神價值,恐不符多數人現實利害得失的盤算考量。

2014.11.08  Sat.
為善欲不欲人知
「為善不欲人知」,一般被視為是美德,默默地行善,不誇耀自己功勞。但很多的公益廣告,皆找名人代言,以為號召響應,促進善與愛的循環,可知為善亦需人知。

但為善太欲人知、急欲人知,如此為善的動機已不純正,功利性的有所求,包括虛名虛榮等,充其量只是做秀而已。

因此,為善欲不欲人知,一切順其自然,不刻意遮掩什麼、顯擺什麼,這樣的「中道」,應是較合宜的行善態度。

2014.11.07  Fri.
靜思尋根
今天陪著華東師範大學張曉林和趙東明兩位老師到靜思精舍參訪;先前他們已在靜思堂參觀過,深受感動,覺得意猶未盡,告訴我花蓮什麼地方都可不去,唯一希望能到慈濟發源地「尋根」。

每次到精舍,皆被道場素淨清幽的氣息所洗滌,心靈頓感寧靜安祥,實如「靜思」二字所透顯的意象──「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很榮幸的,有一精舍師父為我們導覽簡介,點點滴滴的美善故事,讓人很感念慈濟為這世界所做的一切,覺得自己是有福之人,可成為慈濟志業的一員。

主堂的佛像「宇宙大覺者」實在神似上人,導覽的師父說,當初上人看到塑像也頗遲疑,但經設計者解釋,上人無奈之餘,也只能隨順弟子們的一片心意。

宗教信仰即是如此,即便外人以偶像化、造神等評之,但對虔誠弟子的心靈而言,如此形象卻是力量的來源,在憶師、念師中帶給人依靠和撫慰,作為佛門修行的一種權巧方便。

2014.11.06  Thurs.
得失之間
未接觸哲學時,其實自己想讀的是文學。記得當初二十年前專科考插大,原想報考中文系,但是中文系相對於哲學系,著實難考許多,於是退而求其次報考哲學系。

讀哲學,那時有兩個目的,一為研究佛法,二是訓練思考。在第二點上,我認為自己的性格深處是感性多於理性,因此為對治此「習氣」,哲學訓練應是一個門路,但我始終認為自己情感充沛。

為求「對治」而學哲學,已過世的學者傅偉勳亦是一例;他說相對於哲學,他其實更愛文學和音樂。

但對我而言,頗感弔詭的是,多了些理性思辯的工夫,卻日益減損感性觸動的能力。好像上天是公平的,得於此必失於彼,總難兩全其美,面面俱到。

如此得失的權衡下,對我人生整體究竟是好是壞?我現在不得而知,只能說這就是因緣,人生的因緣有得有失,一切的優劣好壞恐要到晚年才看得清楚!

2014.11.05  Wed.
愛智之樂
東明帶著他上海華東師大的「領導」張曉林教授到我們所上演講。我特別到他們哲學系的網頁逛了一下,看到他們系上前輩馮契的一句話:「不論處境如何,始終保持心靈自由思考,是愛智者的本色。」

此語深契我心,相信諸多哲學同好亦然。

人生快慰之所在,即在於思想的探索,讓自己心智視野向上提昇,其間無關乎名利權勢,甚至視之如糞土,但求精神心靈的飽滿富足。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過去我為早些安頓經濟,照顧現實問題,以拼鬥的方式來研讀哲學和宗教,少了一分吟遊涵養的閑情雅興。盼未來哲學和佛法相伴的日子,心境有所轉換,以享受態度浸淫於愛智之樂。

2014.11.04  Tues

2014.11.03  Mon.
心與美的覺知與覺醒
昨天在youtube上收看蔣勳的演講,主題是「美的覺醒」,數點收穫記載如下(並加上我個人的心得詮釋):
一.美學(esthetics)一詞原為感覺學,探討感官觸對外境時的種種經驗。
二.美是一種品味,甚至涉及一個人的品格與品德。
三.美的追求不是在乎什麼沒看,而是已看了多少。
四.美不需昂貴,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皆可耳得為聲、目遇成色,一生中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五.溪水聲、蟲鳴鳥叫聲,不會比古典音樂的美妙演奏低劣。
六.人只要靜下心來,美無所不在。如菜根譚說:「心地能平穩安靜,觸處皆青山綠水」。
七.美的覺醒有賴於心的覺知,常保正念明覺的生活,將會是美的生活。

2014.11.02  Sun

2014.11.01

2014.10.31 

2014.10.30 

2014. 11.11林建德貼於花蓮中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