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佛教信仰—慈善實踐—自他療癒

佛教信仰慈善實踐自他療癒

慈濟的慈善不同於一般的慈善,主要是以佛教的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以善門為權巧進入佛門的修行,亦即證嚴法師常說的「善門入佛門」。

以慈濟大學發展宗教慈善相關研究是相當有利的,依著「信仰、實踐、療癒」的宗旨,以佛教信仰精神從事慈善實踐,進而體現自他療癒;所重的宗教慈善,慈濟長年所為即是範式(之一),既是慈善組織、也是宗教團體。

宗教慈善以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宗教信仰象徵出世精神,慈善實踐則是入世關懷,最終皆是導向苦難的解脫,亦即所謂的「療癒」。所療癒的不只是身體之苦還包括心靈,不只是自己還有他人,從行善利他中昇華自己、超脫煩惱(自利)。換言之,宗教慈善不僅裨益受助者,也為助人者帶來療傷止痛的功能,增進其意義存在和幸福感。

大乘佛法教導以慈悲與智慧為核心,依此指引慈善實踐,這過程中不只「施比受有福」,而且是施者、受者皆有福,實現自他整體的身心療癒,形成正向的愛與善的循環與共振,慈濟經驗的助人模式即重於此。

從慈濟慈善的具體經驗模型,顯示佛教信仰與慈善實踐之間的關聯,以及慈善實踐過程中自我與他者的療癒,此「信仰、實踐、療癒」之三大主軸可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信仰:佛教的入世精神體現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悲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動力,引導志工投入各種慈善活動。佛教教義中強調「菩薩道」,即以慈悲為基礎,致力於利益一切眾生的行為,以此作為佛教信仰者從事慈善工作的動能來源,體現佛教的慈善作為與價值觀。

二、實踐:慈濟的宗教慈善模式,長期致力於慈善救助、醫療服務、教育與人文的推廣,透過對世界各地的災難與貧困的回應,展示了如何將佛教信仰轉化為具體的慈善行動。慈濟的模式不僅關注物質援助,還強調心理與精神上的支持,通過慈善行動達成對受助者身心的全面關懷。在慈濟經驗模式中,「信仰」與「實踐」緊密結合,不只以慈善行動來實踐佛教教義,這些行動又進一步深化了對信仰的理解。

三、療癒:慈善實踐中的共善共行,顯示慈善不僅僅是對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即佛教強調「自利利他」——藉由幫助他人修養自身的慈悲與智慧。這種「雙向療癒」是宗教慈善的內涵之一,此亦可見佛教的「無我」精神在慈善中的落實應用。

慈濟的慈善工作涵蓋了多重面向,包括濟貧、醫療援助、國際賑災、環保與社會服務等,皆為宗教慈善提供豐富的研究素材。未來慈濟大學即以此為開拓領域,關注「信仰、實踐、療癒」三重結構,探討佛教慈悲在當代社會中的具體開顯,不只為苦難人間帶來正向希望,也讓台灣的宗教慈善研究居於領航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