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莊春江老師追思文

莊春江老師追思文:一位在家佛弟子的典範

數天前,我收到呂勝強老師傳來的訊息,得知莊春江老師已經往生,並將於97日舉辦追思會。聞此噩耗內心震驚不已,即便已是深夜近11點,我仍忍不住留言詢問呂老師是否方便通話。

呂老師告知,莊老師於6月底感到身體不適,7月中旬經檢查確診為肺癌第四期,癌細胞已腹部積水並轉移。面對醫生積極治療與直接轉入安寧病房的建議,莊老師並未採納,而選擇居家安寧靜養,後來在腹水嚴重,不能安適進食之下,在家人的支持同意下決定斷食善終(並email通知呂勝強老師);他依循畢柳鶯醫師的臨床經驗,開始斷食,並於21天後的820日安詳離世。

我與莊老師素未謀面,但從他的著作,尤其是他所經營的《阿含經》網站(「莊春江讀經站」)中獲益良多。我曾以他編著的《中阿含經十二選》作為課程教材,而他的《雜阿含經二十選》與《雜阿含經隨身剪輯》,也是我認識與學習《阿含經》的重要參考。

莊老師無私投入阿含聖典,包括編輯《阿含辭典》,為阿含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且他的網站將巴利文與漢譯本對照解讀,並加上白話解說,大大便利了佛法學習者。莊春江老師並非佛學研究專業出身,但基於對佛法的愛好與信仰,全心投入《阿含經》的研讀與解說。最初20043月左右,邀請蔡奇林老師到高雄正信佛青會來教授巴利文,爾後持續深入鑽研《阿含經》與印順導師的著作(特別是「初期佛教」的論述),這樣為法的虔誠與專注,不汲汲營營、甘於平淡,實在令人感佩,字裡行間都可見其真摯信仰之心。

尤其他晚年選擇斷食善終,這與一般人面對死亡的方式截然不同,或許也代表著他長年佛法薰修的一種選擇,深知生死乃自然法則與人間常態,無須懼怕、亦不必貪戀。當然,在他斷食的二十一天中所承受的苦痛,以及佛法可能提供的效應與助益,只有他本人最為清楚,但我相信,佛法是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從呂勝強老師談起莊老師的對話中,可以得知莊老師即便身處重病、極為虛弱,仍舊心繫佛法。

這也促使我去思考:作為佛法的愛好者與研究者,在面對人生困境,特別是苦難折磨與生死大關時,我們的心理反應與態度會是什麼?這絕非易事,或許真正的「道行」或「證量」,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才能看得出來。這讓我聯想到杜正民老師晚年罹患肝癌,亦是透過佛法教導,特別是《阿含聖典》中「病相應」的記載,來面對身體的病痛與臨終的到來(可參《法的療癒》一書)。

莊老師和杜老師都是在家佛弟子修行的典範,雖然身處在家,但他們臨終的從容,以及對佛法的虔敬,典型夙昔,皆為我們留下了身教的示範。

謹以此文,悼念莊春江老師,願他解脫生死、圓證菩提,清淨安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