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與放下
一個人難以放鬆,其一是在於「執著」,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貪」的表現;由於貪念,我們總想抓住、追求、渴望某些東西。這樣的執著會讓人活得緊張、活得辛苦,容易產生失落與不安,而這種狀態會使身心變得僵緊。
若能靜下心來觀照自己,往往會發現身體某些部位特別緊繃,但實際上這些肌肉並不需要那麼用力。舉例來說:當我們睡覺時,把手輕放在腹部,是否會察覺這個觸感?我們需要額外用力去壓迫腹部嗎?其實完全不需要,尤其在睡眠時,我們應該放鬆身體的每一個部分。
同樣的,當我們坐下來時,可以觀察自己:肩膀是否完全放鬆?頸部是否柔軟?肩頸往往是身心緊張最明顯的反應點。當我們正在執著某事,或感到焦慮不安,身體某些部位會立刻顯現出來。
因此,若要隨時保持覺察,可以時常將注意力帶回到肩膀與頸部,看看它們現在的狀態如何,當然對呼吸的覺知,也能幫助我們時時提醒自己要放鬆。
總之,在日常生活裡細心覺察,看看肌肉是否在無意中使用了「無謂的力量」,如果能學會放下這些無用、無效的緊張與耗能,當能更接近真正的放鬆之道,從放鬆而放下,從放下而解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