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從「破邪顯正」到「唯破不立」

「破邪顯正」到「唯破不立」

吉藏所謂的「破邪顯正」並不代表有一個主張,或是要去彼取此、有所取捨,並不是單純地取正而捨邪;相對的,這是為了要擺脫邪見的束縛,以便揭示如實的見解。實際上,「正見」並不存在,因為若沒有邪見存在,那麼正見也就不需存在。吉藏所強調的是,一旦消除邪見,如實真相自然浮現出來,而非另有一可執可取的絕對真理,因此而說「在邪既息,正亦不留」。

吉藏的理論方法是「破邪顯正」,但同時又是「唯破不立」,此可說是中觀學派的一個特色。哪裡有執著,哪裡就被摧毀,一旦執著消除,如實知見事物本來面貌,將錯謬見解破除,就能看見佛陀教法的真正意涵,此即為中觀學派的主張。

我們所見決定了我們(認知)世界的樣貌,這當是佛法的通義,無論是中觀或唯識。就像一般所用的「杯子」,我們可以說其為「有/實」,也可以說「無/虛」;說「有/實」,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摸到它;說「無/虛」,是因為它是由許多微小的粒子組成,微觀這些粒子之間仍存在著巨大空隙。中觀學認為,執著於有無或虛實都是片面的,杯子既不是一個獨立不變的存在實體,也不是完全空無的。又例如一個平整的桌面,雖肉眼看起來是光滑平坦的,表面摸起來亦復如是,但以高倍顯微鏡觀看,卻是高低起伏、凹凸不平,如此既勻整平坦又凹凸不平,兩者顯然是不一致的,但同時可以是正確的描述,就看是從一般俗世認知(肉眼)或者從深觀勝義理解(慧眼)。

可知,對於能否看見真理,不在於另行建立心理認知,而是在於是否被邪知、邪見所束縛和遮蔽;只要這些障礙排除即可,不需刻意去追求正見,或者正見於此就自然建立起來。換句話說,正見的建立非基於對正見的執著,因為執著的本身也是邪見的表現。此與一般的觀念相反,人們往往會優先建立正知正見,但吉藏則認為建立正確認識的同時,也不免形成見解的取著,造見另一邪見之形式,因此中觀的思想特色之一在於不斷地挑戰和反思,可說是一種「排除法」(method of exclusion)的知識建構和解構歷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