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好樂寶寶

2015.01.31
好樂寶寶
內人產假請兩個月,三月份即將開始上班,而我也於二月下旬開學,因此最近尋找到府托嬰的保母,幫忙週一到週五上班時間照顧寶寶。

這幾天我們已和三名保母面談,三位都是登記有案的合法保母,從事托育經驗相仿,收費亦相差不多。其中第一、二位年屆中年,因早婚所以小孩都已成年,或因補貼家用、或因閒著沒事,所以來當保母。他們一進家門,未察看「貨色」,對小孩模樣似未感興趣,而直接和我們談約聘條件及相關協議等。

較特別的是第三位,她未婚、三十歲出頭,進門後看到小孩,即面露興奮表情,和我們沒說幾句,就開始和小寶寶「對話」,寶寶也剛好醒著,我們就讓她抱起,甚至餵奶。這年輕保母在電話中,已和內人表示她很喜歡小孩,看來確是這麼一回事;直到她和寶寶互動過癮,才正式談論聘用事項。

若因經濟需要、或因閒來無事,而來當保母,以及因為喜愛小孩來當保母,兩者有所不同。《­論語》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同理,知道如何照顧小孩、喜歡照顧小孩以及享受於(樂於)照顧小孩,乃三種不同心態;第三位大概符合「好之」、「樂之」的性向,所以我們決定聘請她。只不過,她好像頗為搶手,另有他人詢問接洽,恐還需爭取看看。(2015. 1.31 林建德於花蓮中觀室)
 別小看我! 您們說什麼我都知道...
沛沛表姐"傳承"給我的太空裝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精神食糧

2015. 1. 29  Thurs.
精神食糧
去年從阿根廷返國前夕,岳父向內人說,小孩子不要給她太多物質性的東西,不需特別買玩具滿足她。內人曾跟我說,以前她小時候家裡很少買玩具,都是親友送得居多。

我想岳父的話蠻有道理,若小孩要什麼、家長就買,設法討其歡心,這只會慣壞了她。相對的,應教導她樸實儉約的美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古人也是這樣說的。包括也要讓她知道,這世界上,很多和她年齡相近,但命運乖舛,連吃飯都成問題,更何況買玩具呢?

如果想過奢華生活,小女顯然生錯家庭。而雖然很多物質性的東西我們不會給、也給不起,但有很多精神性的價值我們給得起、也樂於給。換言之,我們沒辦法像富豪讓小孩有好的物質享受,但我相信富豪也沒辦法像我們一樣提供孩子深刻的精神食糧。

雖然物質給得不多,但我們對她的愛一分也不會少。而儘管玩具不怎麼買,但所幸我們的女兒有很多姐姐、哥哥,他們會把他們的玩具「傳承」下來(這也是晚生小孩的好處之一),讓她不會有所缺憾!
不買玩具?哭哭!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前世情人

2015. 1. 28  Weds.
前世情人
近來閒著沒事就對小女又抱又親,內人問我說:如果是兒子,你還會這樣親、抱嗎?我想了想,回答說:應該不會。

看來我還是比較喜歡女兒。一般說女兒是爸爸上一輩子的情人,兒子是上一輩子的兄弟,我想或有一番道理。情人間是身心的親蜜,而兄弟間是情義的相挺,兩者還是有所不同。

有人說:一個女人一生最愛她的其實是她的爸爸;如今對此話感受頗深,也信其為真。只不過那天某個「臭小子」把小女給拐走,我會相當捨不得,只能好好告誡這小子,千萬可別虧待了我的最愛!
輕擁入懷餵奶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千里之行始於換尿布

2015. 1. 27  Tues.
千里之行始於換尿布
作為一名新手的教授奶爸,對於小寶寶的一切都在適應和學習,包括換尿布、餵奶等。起初我不敢想像得以勝任,如今雖不至於得心應手,但卻也不覺困難或厭煩,反倒樂在其中。

新生兒大小便頻率很高,一天換上十片尿布(以上)算是正常;每次該我換,我會順便洗屁股。雖然寶寶都喝母乳或配方奶,尿片味道不重,但畢竟還是體內的排泄物;不過即便有味道,只要心中有「愛」就不會臭。如同很多的醫護人員、看護照顧失能者一樣,如果沒有一定愛心、耐心,想必牢騷滿腹,百般嫌棄。

「換尿布」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男人往往眼高手低(至少是我),高談闊論許多偉大的理想抱負,然不如務實地在家裡服侍小寶寶、幫她/他換尿布。

所謂「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原「室」指房間,但我想「家室」亦復如此;因此我把換尿布當作「齊家」的第一步,接著的「治國、平天下」才成為可能。《老子》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以我現今的處境而言,或可改為「千里之行始於換尿布」。(2015. 1. 27 林建德於花蓮中觀室)

 有"愛"的孩子像個寶
 睡夢中不忘高喊"把拔萬歲"
看我嗎?可以再靠近一點!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幼有所長

幼有所長
小女於元旦過後一天在花蓮慈院誕生,她出生的當下,就是我們承擔的開始。我望著她嬌小稚嫩的身軀與臉龐,歡欣之餘,也感到肩上多一分重量。從今而後,小寶寶的生命進入我的生命,而我的生命也走入她的生命,從生命之間的交流感通中,體驗著愛與被愛,感動與被感動。

聽著她的呼吸聲,看著心跳的起伏,知覺她的存在,令人驚奇新生的生命是如此美妙,甚至有些神秘。也因為美妙、神秘,所以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而當同等珍惜善待之,縱使每個生命過程中不全是順遂圓滿。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雖然我的小孩順利誕生,但我知道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是如此,在慈院護兒中心的不同病房,已然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安排。健康正常的新生兒在一般嬰兒室,加護病房及中重度病房則安置著急待搶救、醫治的小孩——或而早產,或有先天疾病,甚至瀕臨死亡邊緣……以天下父母心將心比心,我同感不忍和不捨。

當然醫院之外,亦有多少小孩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如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得不到一般父母的關愛與疼惜,或遭遺棄、家暴、販賣等,不一而足。若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要了,如何期待未來他/她會有健康身心、人格不受扭曲呢?

包括身處戰火烽煙中的孩子,他們生於人世間,這世界仇恨原與他們無關,但他們卻必須承受大人犯錯的代價;大人無知造業,小孩無辜受報,天下沒有比這更不公平的事。而且,每個無辜受報的小孩,不只自己心靈飽受摧殘,業已栽植下仇恨種子,如此仇恨之種日後生根發芽,又將是另一仇恨的開始,致使災難代代相傳,永無寧日。相對的,唯有全天下孩子在「愛」中長大,世界和平才足以期望。

《禮記禮運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標示出高度理想的美好社會裏,「幼有所長是其中一個要件;換個角度說,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長成,並不是那樣理所當然。「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對於那些身處劣勢、難以像一般孩童健康成長的孩子們,也是我們關注、同情的對象,往後的日子裏為他們做些什麼,這是小女生命降臨給我的莊嚴啟示!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蒼生苦難何時休

2015. 1. 23  Fri.
蒼生苦難何時休
最近幾則新聞都讓人震撼感傷,首先禽流感疫情漫延,雲林有三十萬隻的鵝被撲殺。這些鵝何辜,平白的犧牲?人類為求口腹之欲也真讓人駭然慨嘆!

其次,兩位日本公民被「伊斯蘭國」挾持,向日方要求兩億美元的天價贖金,否則三天後人頭落地。如今時限已到,兩人徘徊死亡邊緣,生死未卜,能否化險為夷,舉世皆關注。而連日本都受到恐佈威脅,可知這仇恨不只針對歐美人士,也牽連亞洲世界,想到就不寒而慄。

數天前桃園大火,6名年輕消防人員不幸殉職,讓人倍感悲慟。六位年輕人,最小才21歲,最大也不過29歲,除五位未婚,一位結婚才剛有新生寶寶,太太月子中聞此惡耗,喜事瞬間轉成喪事,想必哀慟逾恆,而小孩一出生就沒有爸爸,也令人鼻酸。同樣的,六位勇者的父母親亦是肝腸寸斷。

問渠故放不下 ,蒼生苦難何時休」,世間多災多難,這是證嚴法師一直提醒我們的,只不過人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得等到火燒自己,才驚覺疼痛。然種種悲劇的發生,都是告訴我們平時做好準備,同時也喚起我們的同情心,期許為這多苦的世間盡點心力,做出正向的改變。(2015. 1. 23 林建德於花蓮中觀室)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學會哭泣

學會哭泣
教宗方濟各訪問菲律賓,表示「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的禮物」,呼籲全球學會為數百萬窮困、飢餓、無家可歸和受虐的兒童哭泣。

教宗說:「為什麼孩子會受苦?我要請大家捫心自問,『我學會哭泣了嗎?看到孩子挨餓、吸毒、無家可歸、被遺棄、受虐、被奴役,我學會為他們哭泣了嗎?』」

教宗同時還呼籲男人要多聽女人的意見,不要沙文主義,認為女人能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提出男人無法領會的問題。

誠然,在男性主導的世界裡,以拳頭和體格決定身份和發言權,婦幼的聲音往往被忽略,甚至是被欺壓、霸凌的一群。而教宗關注小孩與女人,除顯其寬大開明,亦喚起我們另一種內在力量,屬於柔性、溫情的力量。

我們的教育強調理性的思考力、思辯力,但卻從不強調「感動力」,學習去感動別人以及被人感動。例如一個人眼睜睜看到幼童受虐,卻心如木石處之安然,如此薄弱的感動力,道德感也是闕如的,而一個人若缺乏情感與道德,他還會過怎麼樣的好生活呢?

原來「哭泣」也是要學習的;很多事,「唯女子與小孩能懂也」,教宗方濟各如是提醒著我們!(與內人趙笠更合著)

刊於 2015.1.21  聯合報 民意論壇
相關報導 教宗雨中彌撒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每日極短篇25

2015. 1. 20  Tues.
生命託付
這幾天我閒來沒事就抱起小孩,享受當父親的樂趣;雖然養育過程煞費苦心,如夜裡不得清閑,每晚要隨著內人起來好幾次,幫忙換尿布、餵奶等,但還算自得其樂。尤其抱著看她安祥熟睡的臉龐,內心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喜歡抱寶寶,覺得那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除了身體和身體的緊密相貼,同時還是生命和生命的交流感通。小寶寶放心在我懷裡沈睡,把生命託付給我,我當是綿密呵護著,不容有任何閃失--萬一不小心跌倒,或手沒抓好掉落地上,後果將不堪設想。

試問,在我們長大成人後,有什麼機會可以像這樣給人抱呢?被抱的人會放心嗎?抱人的人有把握嗎?所以僅有在幼兒階段,人才可能如此抱人及被人抱,全然地親蜜與信靠。而身為父親,當是好好珍惜這有限而美好的時光,作為一生寶貴的回憶。


2015. 1. 19  Mon.

2015. 1. 18  Sun.
讓他們回家
今天看了《大愛全紀錄》「那一條回家的路上」,報導數百萬敍利亞難民因內戰而往鄰近國家流亡逃竄,大人小孩居無定所,或乞討、或打黑工,過著餐風宿露的生活。其中年幼小朋友失學打零工,渴望讀書卻無法成真,更令人感到不捨。

看完報導有三個感想:第一、戰爭毀掉一切希望,家國破碎,民不聊生,帶給人莫大的災難和痛苦;第二、「苦不能苦小孩,窮不能窮教育」,小孩是無辜的,不應成為大人犯錯的祭品,而且愈是窮困的境遇,愈是要重視教育,以知識擺脫惡夢循環;第三、善與愛的力量必須凝聚和強化,而且不分宗教、不分族群,凡是苦痛所在之地,就是徵驗人性善和愛的場域。


2015. 1. 17  Sat.

2015. 1. 16  Fri.
漸入軌道
或許是因喝母奶緣故,小寶寶換尿布頻率相當之高,感覺沒多久就要換一次。下午我又跑去買尿布、溼紙巾等嬰兒用品,所費雖不至不貲,但還是一筆開銷,林林總總加乘起來,對家境不佳的人而言,確實是個沈重負擔。

雖然我們考慮用傳統可刷洗的尿布,如此反覆使用,既環保又節約,但卻相當不便,只能希望寶寶能定時「解放」,減少資源的浪費。

下午五位同學來探視寶寶,還帶來她可能需要的東西,如棉被、衣服、沐浴乳等,並設計一張卡片,以我們一家三口為主角,看了令人歡喜和溫馨。

小寶寶出生以來,我靜下心讀書、寫論文的時間變少了,多花費心思在她身上,體驗不一樣的生命歷程。但我希望一切儘快步入軌道,能漸漸恢復規律的生活步調,讓學思日有進境,不負另一個角色扮演。
翊亘設計的卡片
出院前一家三口自拍留念

2015. 1. 15  Thurs.
急不得
小孩出生快兩個星期,大多數的時間她都在沈睡著,醒來(哭鬧)時不是要喝奶就是要換尿布,偶爾睜大眼睛四處觀望,用著陌生而好奇的眼神,打量周遭或看著我們,而我們也不時和她對話。

每天抱著望著,感覺沒什麼變化,量體重時才知道短短十多天,她又重了五百公克左右。有時期望她快快長大,但一想到她快快長大,意味著我們快快變老,我們是以自己的青春去換取她的成長,因此一切若來得太快,也不是我們樂見的,還是一點一滴、平平安安長大就好!

(2015. 1. 20 林建德貼於花蓮中觀室)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言論自由勿闖信仰禁區

言論自由勿闖信仰禁區
正在亞洲訪問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日前對於法國查理周刊慘遭血洗發表看法,認為涉及宗教信仰時,言論自由應有限度。
方濟各被認為是歷來教宗中最開放開明的一位,如一改過去天主教對同性戀者的拒斥立場,堅持歡迎同志族群,表示:「神祂不怕新事物」。然對於法國恐怖攻擊,他嚴譴暴力的同時,卻也認為事出有因;教宗作了一個比喻:若有人用不雅字眼問候我母親,就算他是我好友,也得挨我一拳,認為挑釁、侮蔑或取笑他人信仰,所引起的激烈反彈乃人情之常。
一般無信仰者,偶以宗教為茶餘飯後的嘲弄對象,例如「尼姑思凡」即是一例。然宗教信仰涉及一個人最神聖、私密的部份,甚至比性命還重要,因此在沒有干擾他人前提底下,實不容任何形式的侵犯,而公然羞辱嘲諷,以之為樂,更是觸犯信仰的大忌。宗教徒護教心切無力回擊,極端的只好恐佈殺人,以「聖戰士」之姿毀身殉道,玉石俱焚。
當然,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信仰自由亦然,社會上打著宗教之名行詐騙之實亦所在多有,所以接受媒體和輿論監督亦是必要的,但如何適切拿捏分寸,值得我們注意。唯有在不同自由追求中相互尊重,才能享受自由的美好。
濟各譴責暴力,表示任何以上帝為名的暴力都是不正當的,而對受害者表達哀悼與支持;在此同時,他也以宗教人之心感同身受不同信仰者的心情,歐洲廣大天主教徒隔空喊話,提醒言論自由勿闖信仰禁區,如此不偏袒任何一方的「中道」言論,對世人應有震聾發聵之效。(2015. 1. 17 林建德寫於花蓮中觀室)

刊於2015.1.18 聯合報 民意論壇

相關報導   教宗:涉及宗教時 言論自由應有限度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執手偕老

2015. 1. 14  Weds.
執手偕老
今天是內人國曆生日,我先前問她要什麼禮物,她說只要一張卡片就好,寶寶的誕生已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誠然,沒什麼禮物比生命的給予還更為寶貴,而這份禮物,亦為我和內人結婚滿三週年的紀念,我們是在三年前一月結婚的。

結婚三年,有她相伴的日子真好!「月可令熱,日可令冷,我倆情愛,不可令異」,我在卡片中寫了這樣的話(改引至佛典),作為我們執手偕老的明證。
這張照片原掛在花蓮靜思堂法華坡道上,媒婆師姑介紹時就指著這參與義診的女孩(2007攝於玻利維亞)。雖只看到側面,我當下決定勢在必得,如此緣定我倆的一生!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每日極短篇24

2015. 1. 13  Tues.
愛女喜悅
早上獲知寶寶黃疸指數降至9.4,心情格外欣喜,終可迎接寶寶回家了;恰好今天花蓮陽光高照,晴空萬里,好像全世界普天同慶此好消息!

我人到四十,平日所見所聞變化不大,生活略顯平淡單調,乏善可陳,而今隨著新生命的誕生,自己亦覺新生,讓生命進入另一高潮;雖然這一切來得遲些,但終究是來了。

早上安梧老師和我分享他初為人父的快慰,那時他才知《孟子》所說:「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那種高興到極點的滋味,如今我亦有此「手足舞蹈」之同感。

《聖經》曾記載,天主因耶穌受洗而如是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上帝的喜悅不是我能感受的,但我卻想對寶寶說:「妳是我的愛女,我因妳而喜悅」,愛女的新生就是我的重生,我從愛女新生得到重生的喜悅。


2015. 1. 12  Mon.
黃疸光療
小寶寶接受數天之「光療」,黃疸指數雖有下降,但仍在及格邊緣(12.4),尚未到12以下的門檻,所以還是建議繼續照光,而對此留院結果,我們都略感失望。

不過,主治醫師說寶寶只是單純新生兒黃疸問題,而且高得不多,經檢查後並沒有其它問題,要我們不用擔心;而如果我們想要直接出院抱回家,他也覺得沒有問題。

聽到醫生這樣說,我們是放心了,只不過早、午、晚都往醫院跑,總感費時費力,期盼著儘快出院的一天。


2015. 1. 11  Sun.
父母眼裡出寶貝
這兩天到新生兒病房探視寶寶,看到一些同樣是住院的寶寶,我上下端詳,還是覺得自己的小孩比較可愛,喜歡自己的小孩。

我問內人,她是否有同感呢?她說:每個爸媽都會喜歡自己的小孩,覺得自己小孩可愛,這是人之常情。

我想了想,跟內人說:喜歡自己的小孩,和覺得自己小孩可愛,應是兩回事;我雖覺得自己小孩可愛,但我也看過更可愛的小孩,不過我還是喜歡自己的小孩。

如此,「父母眼裡出寶貝」,即便自己的小孩不是最可愛,甚至有先天上的缺陷,但在父母親眼裡,小孩永遠是寶貝,永遠是父母親的最愛。



 2015. 1. 10  Sat.
堅定承擔
今天小孩的黃疸雖然下降,但還沒有低於12,仍必須待在醫院接受「光療」。所以小寶寶出生一個多禮拜,卻只在家中住了一晚,其它時間都在醫院,而我們每天都得往醫院跑,也略感折騰。

不過每次看到寶寶稚嫩臉龐,所有辛勞都是值得。當然這一切僅是開始,未來仍有諸多考驗擺在眼前,然不管是「路長情更長」,還是「情長路更長」,只要愛與盼望常存心中,都將堅定承擔,繼續向前走。


 2015. 1. 9 Fri.
心放書本
我在宗教所任教邁入第八年,會選擇來研讀宗教的人,多是關注「終極關懷」的課題,包括探索生命,尋找人生意義和價值,以及嚮往靈性生活等,而對此「求道」之人,我非常樂於與之交友共學。

只不過宗教所偶有精神狀況不穩定的同學,雖然宗教成為他們的避風港,但一旦病況控制不好,將破壞既有的學習環境,使自己和別人都受影響,而我自己也曾深受其害。

對這些同學我常有愛莫能助之感;在學問暨學術探究上,我重視理性的分析和思辯,但遇到不能講理的人,我全然束手無策,只是想逃避閃躲。換言之,我沒有心思、也缺乏耐心去面對他人不循理而行的脫序舉措。

於是,我希望和同學間的互動,多建立在思想和文字間的關係,其它人我是非的瑣碎雜務,皆置之度外;讓有心於學術研究者,能心無旁騖,嚴肅看待求道問學這回事。

2015. 1. 8 Thurs.
愛與牽掛
今天早上小寶寶到醫院檢測新生兒黃疸,結果不降反升,所以昨天出院,今天又要住院,透過光照的方式讓黃疸指數降低。

在網路上看了有關新生兒黃疸的資訊,知道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因此不需過於操心。只不過黃疸分兩種,一是生理性的,即新生兒剛出生肝臟發育未成熟,膽紅素難以由肝臟排出體外,所以黃疸會偏高;另一是病理性,即器官機能可能有問題或病變,使得黃疸居高不退,而必須藉手術或藥物來控制,嚴重時甚至會致命。

雖然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居多,但作父母的不免提心吊膽,深怕萬中選一而不幸雀屏中選。我想,如此的耽驚受怕將一直都在,人有所愛就有所罣礙,「愛」就決定一生的牽掛。



 2015. 1. 7  Weds.
第一次回家
在醫院住了六天,今日終於出院了。雖然僅是短住,東西卻也不少,塞滿整個後座和後車廂。

小寶寶回家,家裡多一個成員,不時看望著她,偶聽到她的哭聲,心理都覺得很開心;初為人父的滋味,一切是那樣的新奇和美好。只不過內人坐月子,行動諸多不便,雖請了月嫂,但我仍要幫忙一些家事。

內人新買的「黃色小鴨」嬰兒床,今天也請人組裝起來,晚上我還聽從內人指示,到丁丁藥局買小孩哺乳所需之物。過去做家事意興闌珊的我,因小孩的出生而變得勤奮些,希望能為她多做點什麼,甚至把一切最好的都留給了她。
2015. 1. 6 Tues
讓醫院蕭條
這幾天陪妻女「住院」,看到病人絡繹不絕進出醫院,內心有些想法。

台灣醫院愈蓋愈多,醫學系這二十年間也增設多所,雖然醫療資源、服務變好,衛生條件、平均壽命等又都提高,但人卻未必活得更健康,看來促進健康比治療疾病更不容易,但卻又更重要。

健康是操之在己,「我的健康我作主」,而不是操之在人,所以不能過度依賴醫生,反而要自我管控。如吃檳榔的人明知檳榔使口腔癌風險大增,但「紅唇族」猶樂此不疲,包括我腸胃消化不好,也都是咎由自取,因生活習慣而引起相關慢性疾病。

聽說醫護人員不太吃鳯梨,只怕生意太旺,病人過多。事實上,不僅醫院生意不要太好,甚至當發起「讓醫院蕭條」的全民運動;如帶有辯證思維的《老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或可改為:「醫院都關,全民健康」,醫院的倒閉象徵著全民的健康,是件值得慶賀之事,即便我的內人和兄長都是醫生。
 2015. 1. 13 林建德貼於花蓮歇心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