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以莊嚴的心面對學術

以莊嚴的心面對學術

研究生的訓練除了是專業知識的成長,心態的建立以及習慣的養成也是其中重要一環。進入到研究所階段,不再是純粹的吸收知識,還包括知識生產,透過論文的書寫展現研究成果,此論文成果的展現,就是知識上的推陳出新;而既然是知識的生產,產品的品質就必須嚴格把關,否則隨隨便便、馬馬虎虎,呈現出來的成品不免不堪使用,嚴重的話甚至自害害人。 

也因此我常跟同學們說要抱著莊重嚴肅的心情來面對學術,凡事盡可能嚴密嚴謹,避免大而化之,所謂「行成於思毀於隨」、「勿以惡小而為之」,以此說明論文研究務必審慎以對。 

例如學術論文的撰寫,符合格式規範是最基本的要求,雖然格式是制式的,也僅是表面形式的呈現,跟論文主體內容沒什麼關係,但這外相上的顯露,其實也顯示論文書寫者的心態。換言之,謹守學術遊戲規則的既定要求,論文書寫一板一眼、中規中矩,其實就是內心的約束,告訴我們學術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而必須嚴正看待。 

在我學生時代,受益最多的是待我最嚴格的老師,每當寫完報告或論文要呈交給老師過目,皆懷著戒慎恐懼之心,深怕哪裡寫得不對或者寫得不好,也因此繳交之前都會反覆細讀、尋思再三,如此也漸漸養成學術的觀念和方法,在嚴厲要求下學習如何當一位合格的學者或研究人員。 

然而,過去我的老師如何訓練我,待我當了老師之後卻很少這樣面對研究生,如果就古代「教不嚴,師之惰」的標準,我不是一個好老師,甚至是差勁的老師,因善待學生、考量到學生的顏面感受,而有所讓步妥協,甚至犧牲了學術的標準。 

學術改變了我的性格,我本不是個嚴謹的人,性格深處也有傳統華人「差不多」的習氣,但長久以來的學術歷練,已讓人慢慢轉化,莊嚴看待學術的過程,甚至認為吹毛求疵是好的,這也意味著精益求精。 

事實上,不只學術工作,任何專業的呈現,都必須一絲不苟,特別涉及到公共安全問題,例如交通、建築、醫療、餐飲相關行業,涉及到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危等,一切都馬虎不得。 

也因此,想要和正在寫論文的研究生共勉,論文寫的好不好是其次,是否認真、用心,更是其中的關鍵,或者論文的好壞,就取決於研究者的認真用心,凡走過必留下足跡,任何投注的心血都可以在論文當中看得出來,如前所述論文格式的門面展現就給人第一印象,最快也最直接的讓人判斷論文品質,初學論文寫作者不可不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