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一切我今皆懺悔

「懺悔」是佛教重要概念,普賢行願之一即「懺悔業障」。而事實上除了佛教外,其它宗教如儒家說「知恥近乎勇」、「過勿憚改」,五世紀宗教神學家奧古斯丁《懺悔錄》(Confession)之成為經典作品,包括日本近代哲學家田邊元隨著日本戰敗,哲學有所轉向,以《作為懺悔道的哲學》一書,表明從「自力哲學」轉向「他力哲學」,以「絕對他力」建立宗教信仰及哲學。可知以「懺悔」作為一種修行可謂古今中外皆然。

是的,「人非聖賢,誰能無過;過若能改,善莫大焉」,佛教亦復如此。特別佛典中說「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每個心念的生起無非是造業,也因此佛教特別強調「正念」修行的重要,也唯有精勤堅守六根觸對六塵的明覺正知才可避免惡業的造作。

然而,並非每個人修行工夫到家,因此時時懺悔,把懺悔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份就顯得十分重要。佛典中表示懺悔之轉變業緣有四種功用與意義(註一):

一、量變義:

虔誠的懺悔可增加福報與善法,讓先前所作的惡業得到相對性的改變。此觀點是從《十住毘婆沙論》而來,例如把鹽丟到大海,鹽和大海不成比例,因此一點也感受不到鹹味;相對的,把鹽丟到小容器的水裡,則鹹苦不能喝飲。同樣的,如果我們透過懺悔並不斷地累積善業福德,則縱有些許罪惡,仍不墮於惡道,而在其它的因緣條件下輕受業報;但若是福報功德有限,則即使惡業薄少,仍有可能墮入惡趣。

二、分散義

懺悔能轉變業緣,把積累的惡業分散償清;此好比分期付款,把還債的時間和空間拉長擴大,讓感覺痛苦的強度減少、減小。

三、承藉義

在《那先比丘經》中曾有「石頭和鐵球」之比喻:石頭和鐵球的密度極高,因此放到水裡馬上下沈。但如果有條木船,承載著石頭和鐵球,則因為有木船,石頭和鐵球不會沈到水中。同樣的,懺悔能把罪業托住而暫不受報,而後再透過修福修慧來消業及減輕罪障。

四、壓伏義

一個人惡業如果用有更大的福德壓住,則苦報就難以浮出現起。此猶如種子埋在土裡,上面蓋了鐵板、大石頭等,種子就不會發芽,更不會長成樹幹乃至開花結果。懺悔即是如此,能暫時壓伏罪業令之不起,此正與「承載義」之由下往上托起相對。

如此,佛教重懺悔之業緣轉化,可知佛教不是宿命論、命定論。換言之,業的本質是不實有、不存在的,一切都在生滅相續的過程中,其間沒有一個不變的體性,隨因緣而來、亦隨因緣而去,散聚離合皆依因緣,因此說「業性本空」。此如龍樹《中論》〈觀業品〉說:「諸煩惱及業,作者及果報,皆如幻如夢,如燄亦如響。」意味著業是如幻似化、空不可得的。可知,懺悔的最高境界,乃稱為實相或無相懺悔,如佛教界廣為流傳的偈頌: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此說明虔誠懺悔後就應該放下,不需要再為所犯下的罪業懊惱掛礙,如此「心亡罪滅」的空性境界才是真正的懺悔。

佛教思想認為,世間只有無明的人,沒有犯錯的人,每個惡業的造作都起因於無明,因此十二因緣說明人生死流轉的首支即是「無明」──即因惑造作惡業,因業感召苦果,由此惑、業、苦顯示人生命的過程。因此,若要從根拔起,去除造業和受苦的根本原因,即要勤於「修慧」,此亦為佛法的首要任務。

在我一生的成長經驗中,我必須承認因為無明造作諸多惡業,而傷害了人,不只帶給別人煩惱和痛苦,也帶給自己煩惱和痛苦,其中情節或輕或重、或多或少。對這一切我都勇於承認,也深感歉意和懺悔,祈望能得到寬恕及原諒;但願一切的是非恩怨能隨著佛法的信仰和誠摯的悔意而退去消散。

懺悔乃是「改往修來」──「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這句話最近時常聽到,我補充以下兩句,使之更為圓滿:「面對過去,我們深深懺悔;面對未來,我們虔誠發願!」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附錄以下youtube兩個版本的懺悔文

梵唄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9JVoCHKCXk

歌曲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pHIECuCAv0

註一:此感謝印隆法師提供之資料。
(林建德完稿於歇心居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