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不爭忍辱與勇猛精進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許多無奈的事,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糾紛;這些事的發生往往「剪不斷、理還亂」,諸多負面情緒──不滿、責怪、辯解、爭鬥等夾雜其中,處理起來令人痛苦難受。然很多時候「靜默」反而是最佳的因應方式。

佛典說:「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安隱住處。」可知一個修行人的心當是安和無諍的;相反的,一旦起了爭執計恨的心,那個當下即「惱壞如箭中」,身心苦惱不得安寧。

換言之,爭鬥的本身就是輸家,因為在過程中已不斷積累著負向能量;姑且不管勝負如何,這已對自己是一種傷害。如佛典說:「戰勝增怨敵,敗苦臥不安,勝敗二俱捨,臥覺寂靜樂。」亦即我勝敵敗,則增加他人對我的怨懟,擴大仇恨,而我敗敵勝,則因敗陣而苦不堪言;唯有捨去求勝求爭的心,才能安穩地感受寂靜的喜樂。

放下、捨離爭逐的心,表面上是吃虧、是弱者,但實際上是智者、是強者。因雖說是放下,實則是超越,不與對方一般見識,如此能懂得捨得放下的人,更顯示出高遠的心胸格局,乃是種智慧;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退步原來是向前」、「止謗莫若自修,息爭莫若無辯」等,意都在此。

如此「不爭之德」在佛法中屢屢強調,如佛典說:「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佛陀認為你爭我奪是世間人世俗心態的低劣反應,唯有忍而無諍,才是修行人高貴心靈的表現。因此,重視不爭或無諍的同時,所涉及到的德行即是「忍辱」,大乘佛法中再三強調此概念之重要。

「忍」是一門人生的學問,如佛教六度波羅蜜中「忍辱」列為其一,意味在菩薩道的修學路上,會有很多不得志、受辱的時候,甚至各種「莫須有」的污蔑都可能臨身,這個時候定力與耐心就顯得重要。如佛典中記載「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即是一例:

富樓那領受世尊法要、證得解脫,於是發願到西方輸盧那國修行度眾,然該國眾生兇惡暴烈,因此佛陀說:「如果他們辱罵你、詆毀你,你該如何自處?」富樓那回答:「這些輸盧那人真是善良,至少他們不會動手或丟石頭來傷害我。」佛陀又問:「如果他們動手或丟石頭來對付你,你又該如何?」富樓那回答:「這些人真的很善良,至少他們不會以刀、杖來傷害我。」佛陀又追問:「如果他們真的以刀、杖殺害你呢?」富樓那回答:「這些輸盧那人真是賢善智慧,能夠幫助我從朽敗之身中獲得解脫。」聽後,佛陀對富樓那之善修忍辱深表讚嘆,同意他前往輸盧那國度眾,而富樓那在當地說法深深地感動了人民的心,使大家合心齊力建立起道場,令佛法的種子在該國散播著。

富樓那受到屈辱,乃至生命的威脅,不改其說法度眾的願力,此忍辱的背後,不只是心地的柔軟慈悲,也是志節的勇猛堅毅,如此再怎麼頑固的眾生都會被懾服感化。可知,不爭而忍辱,絕不代表懦弱、失敗,而是如「悲願」等尊貴心靈的展現,同時也是「智慧」的呈顯。

如此,佛法一方面說忍辱、無諍,另一方面又說勇猛、精進,如六度波羅蜜在「忍辱」之後即標示出「精進」,意未著有所不爭、但又有所爭,不爭的是世俗功名利祿的成敗得失,爭的是福慧道業的功德圓滿。而中國人所說的「忍辱負重」、「路遙知馬力」等,都是要人發起長遠心、精進心,告訴人不需要爭一時的短暫成就,而要爭遠大、永恆的長久價值。同樣的,印度詩哲泰戈爾說:「人的歷史正耐心地等著受辱者的勝利。」(Man's history is waiting in patience for the triumph of the insulted man.)也有這個意思。

在人生各種磨難際遇中,都是在提醒我們要更堅強、也更柔軟,既要爭而不爭、也要不爭而爭。雖然「逆境」常讓人步履蹣跚,乃至舉步維艱,但佛教說:「逆增上緣」,意味著在逆境能夠讓一個人成長,而也必須在逆境中追求成長,如此「逆來順受」成了一種修養工夫及處世智慧。雖然這過程中極其辛苦、痛苦,但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不免要面對十常八九的不如意的事。但總之,一方面若能忍辱、一方面又能精進,在柔剛軟硬間輾轉調適、辯證,相信各種難關考驗都將迎刃而解!

刊於靈山現代佛教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