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學術自主

學術自主

我所任職的宗教與人文研究所,隸屬於慈濟教育志業體系的一個大學系所,有人以為本所的老師們都必須(或應該)從事慈濟相關研究,我認為這是待商榷的認知。相對的,只要他/她教學認真,研究表現良好,具備充足的專業素養,就必須受到肯定。

 

作為一學術單位,專業研究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是受到保障的,只要老師符合本所的教育目標和辦學宗旨(如「信仰、實踐、療癒」),就是我們需要的人才,當中並沒有限定僅以慈濟為教研內容。

 

相對的,規範老師們必須研究慈濟,恐是有違學術精神。就如輔仁大學是天主教所創辦,其宗教所也不限於天主教的研究,反而呈顯多元寬廣的辦學特色。

 

另外南華大學的宗教所、佛光大學的佛教學系,雖是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創辦,老師們也沒有義務去研究佛光山或星雲思想;其他如法鼓文理學院、華梵大學、玄奘大學等,以及諸多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大學,其與信仰相關的系所皆受到相當的尊重,不會「唯我獨尊」,強制要求研究自身團體。

 

雖然如此,既投資財力、物力、人力等諸多資源,教團自會有所期許,期盼學術上的正面評價,但這只能鼓勵而不能強求。相較而言,老師們從任教的大學中獲益良多,感念之餘亦可能自發的從事相關研究,為大學所屬的團體或宗教信仰說幾句話,而這是比較理想的情形。

 

教育是良心志業,辦學是為投資人才、造福社會,尤其學術是「公器」,當有一種「無我」的精神;倘若把學者請來只為自己教團背書,此不但扼殺學者的學術生命,亦有損其尊嚴,對教團本身也是弊大於利。

 

*以上是與學界友人談話後的感想,我在慈濟大學任教跨入第十五個年頭,基於「感恩、尊重、愛」,我們的學術研究一直受到支持與保護,這點相當讓人珍惜、感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