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意義之轉化
靜思精舍的修行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過著克勤克儉、自給自足的農禪生活,不接受外界供養。
然古代中國叢林道場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並沒有不受供養之說;換言之,即便是自力更生的農禪修行,不代表不接受供養。相對的,佛教僧人(尤其是比丘)即稱為「乞士」——「乞食於人,以資色身」,此外阿羅漢另一別稱是「應供」,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應受天人世間之所供養。
僧人向外界化緣布施實由來久矣,經典中亦記載佛陀是托缽乞食,如著名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1]
僧人作為三寶之一的「僧寶」,乃佛法中的「福田」,因此不受供養,似乎跟佛教供養三寶、供養僧人之既有傳統是相互違背的。台灣不少寺院,雖也推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力更生」等,卻未說不受供養,如佛光山和法鼓山僧團即是,僧眾猶然接受信徒(施主)供養,而同是主張「人間佛教」,為何會有此差異呢?
事實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未必只是中國佛教傳統所特有,這樣的精神可說承續至釋迦牟尼佛時代。「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印度佛教可說是「一日不修,一日不食」——僧人之修行即勞作、勞作即修行,甚至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唯有在道業上精進修行,才受得起十方的供養,象徵著佛教清淨自持、精嚴篤實的信仰實踐。
然靜思僧團不受供養,絕非自命清高,而是以「慈善」為主的修行法門,所作的一種選擇。任何的善款捐助,都盼能以高道德標準來嚴正看待,不希望起人疑竇,有一絲一毫挪為己用的嫌疑。
可知不受供養,並非否定供養,畢竟慈善救助之錢財或物資募集,取信於人、讓人放心之財務分明,乃是第一考量。因此靜思僧團即便接受供養,也都轉為行善助人之用,因此就某個向度來說也不是不受供養,而是所供養的不用在僧團自身,而是透過僧團轉傳出去,把捐款者的心意昇華擴大,將供養僧寶的「敬田」化為扶貧濟弱的「悲田」。[2]
是以靜思僧團之不受供養,可說是轉化了供養的意義。事實上,靜思精舍師父們雖不接受外界供養,卻也時常布施供養,除了日投竹筒外,每天為靜舍的志業體同仁燒飯做菜、施食供餐給大眾即是。此外,若有其他法師來到志業體看病或者求學,僧團基金也往往會有一定的經濟支助,也就是自己雖不接受供養,卻也樂於供養別人,而這就是靜思僧團一貫以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家規道風。
相關文章 「慈濟有心」
[1] (CBETA 2023.Q1, T08, no. 235, p. 748c20-24)
[2] 對於供養,如證嚴法師說:「雖然我都說我不接受供養,其實在精神上、人力上,慈濟人無所求地付出再付出,做我想做的事,這不就是對我的供養嗎?」證嚴法師解釋供養有兩種:「一種是以物質供養『生命』,另一種是以心力供養『慧命』。慈濟志業是一個慧命,大家為這個慧命盡力,就是用『行為』來供養我,給我精神力量,所以我也是接受供養。」詳可參《行願半世紀》第一章第二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頁19-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