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善意謊言如何可能?

善意謊言如何可能?

善意謊言猶如慈心殺人,慈悲殺人(compassion killing)是否可能?或者更應說如何可能?一般殺人總是帶著惱怒瞋恨之心,猶如說謊是存心欺騙,然善意謊言、慈心或慈悲殺人之不同於一般的說謊和殺人,在於背後一良善動機的趨使策動。

 

例如殺人是為了救人,救人自是緣於一念慈悲之心,如此慈悲殺人的目的是為救人,只不過必須透過殺人作為手段來救人。如此之殺人,純然想到是救人,慈悲殺人實則也是慈悲救人,而救人之為善行,慈悲殺人在此特定脈絡下亦可以為善,或至少不能全然視之為惡。

 

是善、是惡除了動機外,即是否出自善意或慈心,另一衡量準據是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如果慈悲殺人是為了救人,最後也因殺人而救人,而且所救明顯比所殺有更好的結果、達到更大的益處,此慈悲殺人可以肯定之而視為是正確的。

 

相對的,如果所殺付出的代價遠不及所救達成的效益,例如犧牲數十個人的生命僅為救一平民老百姓,這顯然不合比例原則,絕難以視之為善行,僅是好心腸的浪費,只是「錯誤良心」(erroneous conscience)或所謂「慈悲沒有智慧」的表現。

 

可知,權衡一行為的道德性,就行為動機、行為本身以及行為結果之「初善、中善、後善」之整體來衡量,殺人或說謊所作的行為或行動本身,主要為「中善」之環節,其僅是工具或手段,對、錯端看動機是否純正以及結果是否最佳化,在「初善、中善、後善」三者之相稱權衡,來決定是否採取殺人或說謊等特殊手段。

 

總之,善意謊言、慈心殺人,其作為善意與慈心在動機上自是沒有問題,然另一考量在於謊言與殺人之行為,是否足以達致最佳結果、最大效益,真足以助人與救人,否則善意與慈心恐成為說謊與殺人之藉口。 

相關文章    初善、中善、後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