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學派」之系譜開展
藍吉富(1943年~)1999年編輯《臺灣佛教辭典》時即羅列 「印順學派」(Yin Shun School)的詞條,分為傳道、宏印、昭慧以及臺灣地區與海外的弘傳者等;[1]2003年〈臺灣佛教思想史上後印順時代〉一文把 「印順學派」之人物和道場分為四:[2]
一、釋昭慧主導的弘誓弘法團體;
二、釋傳道住持的妙心寺;
三、釋宏印主導的學佛團體;
四、福嚴精舍及慧日講堂。
藍吉富之「後印順」時代亦意指印順佛教思想之承傳開展;由於藍老師所述為2003年的判斷,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印順學派」今日發展情勢未必皆相同,例如隨著傳道法師圓寂,妙心寺弘揚印順佛學之力道已不若過往,雖不至於人亡政息,但引發的關注暨傳播效應不免降低或減少。當然這非僅是妙心寺,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未來主事者暨其道場或團體仍需後繼有人,使能接續印順學之弘揚法務。如果展望或前瞻2024之後的印順學,福嚴、弘誓因教育辦學培育人才,也因為人才培育而得以生生不息,用現在常用的術語可說是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另一可留意的是慈濟社群與印順學派聯繫,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是印順導師嫡系弟子,慈濟社群仍尊印順為師公,具有相當之份量和地位,亦以印順、證嚴師徒為名成立「印證教育基金會」,2023年由靜思人文重新出版《印順導師年譜》(侯坤宏編撰),一些學術活動如「印證佛學講座」、「印證佛學期刊」(中、英文發行),[3]也與昭慧法師弘誓學院以及玄奘大學每兩年舉辦中大型「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實質參與或投入印順學的研究推廣,因此慈濟雖然尚未有專屬的佛學院或佛教研修學院等,但由於慈濟志業規模龐大,依著印順和證嚴不可切割的師徒關係,印順導師在慈濟始終皆有一定重要地位。
如果依藍吉富四個團體的印順學弘揚,或許可以重構如下:[4]
慈濟以「虛線」表示,在於慈濟以慈善起家,含括醫療、教育、人文或文化等各個志業,擴展為多重性的慈善和佛教組織,而不是以印順佛教思想弘傳為主,或最多只是其一而非首重,而且主要以「人間佛教」精神理念的傳承為是,實際作為及實踐應用模式另有創發,可說是「同在一條菩薩道上走自己的路(走不同的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因此不能說是印順學派、也不能說不是印順學派之不即不離、若即若離的「潛流」。[5]
另外,除承繼印順導師外,「印順學派」亦相承於太虛大師。印順導師表示他之為佛教而學、為眾生和人類而學,可說是太虛大師「教理革命」的延續;[6]相對於太虛是「峰巒萬狀」,他只能「孤峰獨拔」,而這樣的「孤峰獨拔」其實也是「峰巒萬狀」的一峰,明確表達他深受大師思想的影響啟發。[7]然而,「從峰巒萬狀」到「孤峰獨拔」雖是一脈相承,但非一脈單傳,其他人間佛教團體如法鼓山聖嚴法師和佛光山星雲法師皆是太虛大師後起承繼者。[8]由於印順導師上承太虛大師,「印順學派」自也都以太虛大師為精神領袖,依著「教理革命」理想而接續傳承開展。
不過「諸行無常」,未來「印順學派」永續發展不代表只有上述所列,相信另有不同人、不同社群或道場之承先啟後,而有更多群體加入印順學派、成為系譜序列之中,使得印順佛學得以薪火相傳而繼往開來。此外,虛、實之線亦皆在變動、變化之間,有可能實而轉虛、虛而變實。如果展望數十年之後「印順學派」,永續傳承的關鍵在於教育與人才(兩者間亦息息相關),而不在團體規模的大小,透過教育辦學、百年樹人,才得以看出印順學派相承相續的未來性。
[1] 〈《台灣佛教辭典》選刊〉,《妙心》40 期(1999 年 4 月),頁 16-18。
[2] 藍吉富〈臺灣佛教思想史上後印順時代〉,收於氏著《聽雨僧廬佛學雜集》,臺北:現代禪出版社,2003年,頁271。
[3] https://yincheng.org/tw/
[4] 當然此圖之重構亦是相當概略,除此之外,海內外亦有諸多法師大德介紹推廣印順佛學,包括慧璉法師、清德法師乃至馬來西亞繼程法師、澳洲藏慧法師等皆是。
[5] 可參〈臺灣「人間佛教」之承傳與開展──從證嚴法師是否為「印順學派」探討起〉,《成大中文學報》,第八十一期,2023.06,頁69-98。
[6] 《法海微波》序,頁1。
[7] 《華雨香雲》(Y 23p339)
[8] 如聖嚴法師說:「我受到印老思想的影響,可謂相當之深。我十分感恩印順長老帶給我的啟發,然而我走的路,一開始就跟長老不同。我走的是太虛大師的路,也是我師父東初老人的路…」見《法鼓全集》https://ddc.shengyen.org/?doc=03-07-045&tree_id=j1_758 (20241203取用)以及星雲大師在〈參學瑣憶〉表示:「我從小在叢林生活,就有希聖希賢的觀念,希望佛教界能有一位領導者,可以讓我追隨,而太虛大師就是我想追隨的對象。」以及「(佛光山)這些弘法的方向,皆是在實踐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使佛教人間化、大眾化、普遍化、國際化。」取自人間通訊社,https://www.lnanews.com/news/106219 (20241203取用)
*發表於「2024 臺南府城佛影:人間菩薩傳道法師圓寂十週年學術研討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