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每日極短篇(四)

2014.4.17  Thurs.
幽冥力量
台灣的父母親望子成龍、望女成鳯,常以醫學系為第一志願,鼓勵也期望自己的孩子當醫生;然有時「愛之適足以害之」,因為這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的!

醫生面對的是病人,而病人疾病的形成,多半是身心負面能量的累積;時而在生死交關之際,必須和陰間勢力對抗對峙,倘若醫生本身正氣不足,能量不夠強大,不但難以救人,有時亦不足以自保。

我曾聽過體質特殊的醫護人員,三不五時在醫院裡「卡陰」,不是覺得很累,就是時常心神不寧;前幾年媒體報導一位精神科醫師自己也得了憂鬱症自殺,亦為例示之一。

醫護人員拔河於生死之間,醫院彷彿是陰陽兩端的中介站;此以科學來說是病菌多,以宗教的話來講可說是陰氣重。因此,能在醫院工作游刃有餘,得心應手,不免要有合適的身心特質,例如陽剛之氣旺盛,代表抵抗力、免疫力佳;否則當慎選科別,儘量避免重症或臨終患者,或者未必待在大醫院看診。

醫護人員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我想除了工作勞累、工時長外,不可見的幽冥力量或也是其中因素!

2014.4.16  Wed.

2014.4.15  Tues.
棘手服貿
服貿爭議,除了涉及統獨立場外,也面臨台灣未來產業的發展路線,究竟是要「對外開放」(開放大陸人),還是要「對內保護」(保護台灣人)?或者在這兩者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

如此的兩難,猶如「傳賢」或「傳子」的選擇。即一個企業老闆用人,是要先用自己家族的人?還是「唯才是用」,以能力和才幹為首要考量?

在美國,一個職缺很少因為你是美國白人而為你留位子,而倒是要先問你有什麼本事?是否夠努力、夠上進?哪怕你是大陸人、越南人、印尼人、肯亞人、墨西哥人等等,只要能幹肯打拼,機會總是等待著你。而美國之所以為美國,美國之所以強大,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慣於開放競爭、鼓勵競爭,如此使得美國人才輩出,菁英群集。

同樣的,今天一個公司行號開出職缺,當一個優異的大陸人和一位平的台灣人都來應徵,這個老闆究竟該選擇誰呢?尤其當大陸的人力、物質都比台灣便宜的時候。

當然,其間問題沒那麼簡單,包括那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工作,以及大陸人的品德操守如何等等,這些都該納入考慮。

無疑的,台灣選擇開放勢必增進競爭力,但相對的,部份體質虛弱的產業將受到衝擊,乃至淘汰、倒閉。如此兩難問題依舊存在,這也是服貿棘手的原因之一。

2014.4.14  Mon.
2014.4.13  Sun.
覺悟
「人過了三十歲後,必須把全部的心力放在覺悟這件事上」──聽說這是出自印度《奧義書》的一句話。

我不知道為什麼是三十歲,但我猜想應該是人到三十歲後,身體只會走下坡,不復年少的健壯體魄。如此,身走向衰老,心卻轉向覺悟,希冀在智慧修鍊中達到身心平衡。

孔子也說「三十而立」;雖然是「十五志於學」,但應該是到三十歲才站穩腳步,確立了方向。

我已年近四十,早過三十歲的關卡。想到佛陀三十五歲即悟道成佛,而我至今仍醉生夢死,不知苦之本際,內心頓感慌張與惶恐!

2014.4.12  Sat.
反共與親共
人心多變,政治也多變。當初國共對峙,堅決「反共」的人,如今都成了「親共」的先鋒!除了印證「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朋友」,也讓人對政治情勢的如幻似化印象深刻。

我猶記年幼時,一有大陸軍機飛抵台灣,新聞即大肆報導,以所謂「反共義士」之名,受到群眾英雄式的熱烈歡迎。可想而知,此岸吹捧的「反共義士」,會是彼岸唾棄的叛徒、間諜、投機份子和歷史罪人等。兩個極端相互對照,究竟孰是孰非?何方才代表正義呢?

想到政治現實的詭譎不定,冷暖無常,可以理解莊子「終生不仕,以快吾志」的超然灑脫;智者不需周旋在浮華的權勢名位中徒耗生命,虛擲光陰!

2014.4.11  Fri.
和平
服貿議題也延伸到統獨之爭,對於台灣未來是獨、是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觀點和立場。

對我而言,我生於台灣、長於台灣、受教育於台灣、就業於台灣,台灣是我唯一的家鄉。當身處在國外,若有人問我來自何方,我自是說「台灣」;而若有人誤以為我是中國人,我會即刻做出澄清,而表明台灣人的身份;可知我的國家定位、認同都是台灣。

但我也很清楚自己的祖先來自大陸閩南地區,與中國漢族同文同種。再加上我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和嚮往,包括哲學、文學、書畫、國術、中醫等,所以對中國亦有一分特殊情感。如此相對於一些人親美而排中,寧可討好美國也不願和中國友好,這樣捨近求遠,我是不能苟同的。

台灣未來何去何從?統獨的兩方依舊爭論不休,短時間不會有定論;但我相信「和平」必是兩岸共同的盼望,也願在此前提底下圖謀任何可能的發展!

2014.4.10  Thurs.
親子之間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關係之錯綜複雜可見一斑。

在家庭關係中,唯夫妻可以選,甚至可以換;但父母子女之間,既選不了、也換不了;有怎麼樣的父母子女,端賴因緣與業力(或所謂的運氣)。

一百對夫妻中,究竟有多少比例是如膠似漆,足以白頭偕老?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現代社會,如履薄冰、白眼相看的伴侶恐怕是更多的。或許兩成是好,兩成是壞,其餘六成裡,三成中上、三成中下。

我想親子關係亦然;親子間心有靈犀,心意相通,大致亦有兩成;而就如同夫妻間有所謂「蜜月期」,養兒育女亦復如是。大概小孩童稚階段最為純真可愛,亦是父母最感甜蜜親蜜時刻。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而為獨立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與靈魂,此後親子間主要是血緣和情感的聯繫,除非你的孩子和你有相同的理想、志趣、抱負和愛好等。

雖然在小孩年幼時能儘量栽培他、引導他,但長大後一切只有尊重,是否會照著父母期望發展就不得而知了。有時想想,我的下一代未必和我有一樣的生命情調、生命關懷,可以一起談佛法、聊哲學等,反而是來「唱反調」──如此之「討債」,頓然覺得沒有小孩也是件很好的事!

(林建德2014. 4.18貼於花蓮歇心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