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為佛教」

「為佛教」

證嚴上人曾表示慈濟初期、中期是「為眾生」,之後當要「為佛教」,意即為眾生做很多,但為佛教做得還不夠,類似的開示應該不在少數。[1]那到底什麼是為佛教呢?事實上為眾生的同時也是為佛教,透過利他助人的眾生度化來光大佛教,奠定慈濟以慈善為特色的佛教修學法門。

 

如果真要說為佛教做得還不夠,或者可以再多一點為佛教,那有什麼可以做的呢?就我一個以佛教學研究為主的人文學者來說,佛教有很多面向值得被重視、被珍惜以及保存和發揚,透過深入的探究來認識和掌握一切和佛教有關的歷史、文化、思想、典籍、藝術、建築、繪畫、雕刻等。

 

意即,若一佛教團體,有心為佛教做點什麼,數百年乃至一、兩千年以來佛教的歷史文化遺產,都是我們可以珍視的,如此為佛教才不會有了缺口。而且,在這些古代史蹟的認識基礎上,進而去開展佛教因應時代的創新,如此之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當有助於所謂的「為佛教」。

 

這裡我不得不提一下法鼓山和佛光山長年以來在佛教資產上的辛勤耕耘。例如佛光山的佛光大學設有佛教學院,包含大學部到研究所博士班,成為佛光大學系所的重中之重,既以「佛」為名的大學,佛教的教學研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項。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的師資完整充實,資源充沛。我曾聽過佛教學系的老師表示,隸屬在佛教學院底下的「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每年撥款兩千萬挹注研究,而這僅供佛教研究中心的資金運用,其他有形和無形的支持更不在少數。

 

佛教學院的老師們既隸屬於佛光山系統底下,從事佛教學相關研究,他們是否必須研究佛光山或者研究星雲大師思想?

 

據我所知佛教學院的教授,很少或者甚至沒有是以佛光山或星雲大師為研究的重心。我想在星雲大師看來,只要好好的去探究佛教相關的一切,如上述所言的經典史料、義理思想、歷史文化等,就是佛光山對他們的期許;至於研不研究佛光山或星雲大師,反而不是主重點,只要透過佛教的深度研究,來幫助掌握佛教的一切,就是星雲大師內心的期待。

 

我們慈濟是否能夠純然地為了佛教相關一切,付出同等的成本和資源?而不再是限定於慈濟學研究?我想證嚴上人如同星雲大師一樣心胸開闊、高瞻遠矚,當樂於護持佛教學相關的學術開展。

 

誠然,慈濟「為佛教」仍有諸多進步空間,面對佛教豐富的歷史遺產,我們是可以再加把勁的;也正因如此,我一直留在慈濟,希望能為慈濟的佛教義學做點什麼。

 

然而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唯有慈濟社群共同重視佛教人才的培育和佛教文史素養的提昇,我們的「為佛教」才會有進一步的成果開展。

 

上述可以說是對慈濟以及我個人的期勉,雖然看似是抱怨,但更可視為一種鞭策,任何的不滿意都是希望能夠更好。

 

「只為酬恩當直說,文章得失已忘之」,身處慈濟中深受慈濟的大愛感召,當然希望我所寄望的團體能夠變得更好,如此表達出一位佛教學者的心聲;雖然難以被採納或接受,但至少做了我本分內該做的事,說了我心中想說的話。

 

補充:最近幾年何日生副執行長發起各種學術活動,已看到相關成果,例如「印證佛學講座」的舉辦,不過和一些佛教學術單位比較起來,在人才和人力的投資與投入,仍舊是相當有限,希望也有相信未來能日起有功、漸入佳境。



[1]如證嚴上人曾表示:「四十年來,自覺『為眾生』已盡心力,期藉慈善救濟讓人了解佛教,但終究難以將佛教的形象與精神注入人人心中,『為佛教』還需加緊努力。」釋德𠆩,〈隨師行記〉,《慈濟》月刊487期(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20076月號),頁140。也曾說:「慈濟最初四十年,致力『為眾生』而付出,但不離佛教精神,人人調伏自心,行於人間道,成長慧命。在四十年後,更加強『為佛教』,讓世間看到佛教的具體形象。」釋德𠆩,〈隨師行記〉,《慈濟》月刊523期(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20106月號),頁1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