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人與靜思弟子
慈濟社群人多勢眾、家大業大,這裡的「業大」主要是指志業之龐大;若初步區分或有三個不同身份:一是志業體的職工,而可為「慈濟的人」;二是所謂的「慈濟人」,主要是授證的慈濟志工;第三是精思精舍為主軸的「靜思弟子」,也就是「立體琉璃同心圓」三千世界中的小千世界,粽串中的「粽頭」(繩結),[1]因此靜思弟子同時應為三寶弟子、佛弟子。
雖然在證嚴上人心目中平等無分別,普愛一切世人,又何能分出慈濟的人、慈濟人與靜思弟子等?凡是與慈濟志業有緣,就是與她有緣,就是慈濟的一份子。
然而在世俗約定俗成的認知上,仍不免有親疏遠近、深淺厚薄之分,例如在慈濟有無授證、有無皈依,乃至「出家」而為清修士或尼師等,就應有不同的關係認定。
就佛法信仰實踐而言,亦不免要有裡外之分,以保持佛法修學的純正性與主體性;在海納百川、善門大開的慈善運作中,仍確立佛教信仰的屬性定位,如此而達入世與出世的平衡、善門與佛門的雙全。
初步說來(就我粗淺的解讀),靜思弟子皆是慈濟人,皆應慈悲為懷、濟世助人,但慈濟人未必是靜思弟子,入善門而未必入佛門,其中差別在於佛教信仰與否;在善門廣庇又兼顧佛門清淨,這樣的劃分當是不可或缺的。
善門在於為眾生,佛門還必須為佛教,乃透為眾生來為佛教;[2]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大致就是為佛教與為眾生重點強調的不同,也顯示智慧與慈悲的不同向度,如證嚴上人所說:「靜思法脈『為佛教』,是智慧;慈濟宗門『為眾生』,是大愛。」[3]
總之,證嚴上人之傳法脈、立宗門,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佛教,為眾生」;或者說,依於「為佛教,為眾生」,而有靜思法脈、慈濟宗門之承傳開展,如此而可初分靜思弟子與慈濟人之別異。
相關文章 靜思弟子與慈濟人 再談「印證法源」
[1]如上人說:「上人期待靜思弟子們,要把法脈精神和現在的慈濟宗門型態延續下去;慈濟宗門要有靜思法脈的精神架構,才能如同粽串一般,每顆粽子都有繩子綁好、固定,而每一條繩子整理好、綁成繩結,這個繩結就是精神宗旨,龐大的組織有精神脈絡可依循,可以提綱挈領,將法脈精神貫徹到各志業體、全球各地的慈濟聯絡點。」釋德𠆩,〈歲月的果實〉,收入《慈濟月刊》第 632 期,2019 年 7 月,頁 133。
[2]以實踐「為眾生」而彰顯「為佛教」,如上人說:「導師提倡人間佛法,而我只是領受導師這二句話:『為佛教、為眾生』,我無法為 佛教做多少事,我沒有做佛法研究、論述寫作,沒有文字法身,但是『為眾生』, 慈濟用人道援助行動,顯揚佛教形象。」釋德𠆩,〈歲月的果實〉,收入《慈濟月刊》第 632 期,2019 年 7 月,頁 133。以及說:「有人認為慈濟團體深入社會,並不是典型的佛教團體。我覺得慈濟是典型的佛教,因為慈濟從事的任何活動,都是在實踐佛陀教育的慈悲喜捨理念。慈濟的組織就是以大慈大悲的精神,對眾生予樂拔苦。」《宗教──人生的宗旨 生活的教育》,頁3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