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療癒的品質

療癒的品質

「信仰、實踐、療癒」是我們慈大宗教所辦學的三大宗旨,關注信仰實踐以實現苦痛療癒;但苦痛療癒有不同的層次、品質和級別,對某些人深感痛苦的,對其他人而言卻無關痛癢,甚至甘之如飴,這除了跟性格有關,也關乎平時的修養。 

人生的災難悲劇,如海嘯、地震、車禍、空難、重病等,所造成的傷殘或命亡,當事人或喪親者難以抹滅的創傷陰影,需要更長時間與更大努力來調適平撫;除了這些重大事件外,人生不應該有過不去的苦痛。或者反過來想,他人遭逢巨變,猶能安忍過活,相較而言一般人所受的苦微不足道,又有何苦可言? 

人生苦難處處,此乃生命的真實樣貌,平時養成觀照思惟的習慣,培養無常的人生觀,有助於減少逆境帶來的衝擊;意即會思考的人,懂得自救、自助、自度,只有他療癒別人而未必需要被人療癒。 

理性內省讓ㄧ個人客觀堅強,相對的太過情緒化、感情用事是性格軟弱的象徵;而坊間一些心理諮商、悲傷輔導,有時是因應不會思考的人,一時遇到關卡轉不過去,只好借助他人之力,透過話語引導乃至觀念舒通來幫助走出困境;然而給其魚吃不如贈其釣竿,面對苦痛,每個人都要學習自憑其力、自立自強,「恃有以待」才是。 

如此,最高級別的療癒是佛法智慧,透過自身的正見、正思維,涵養自我療癒的能力,覺悟而得療癒,意即「行深般若」、「度一切苦」的療癒之道、療癒之學。 

相關文章  誰才需要療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