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僧才濟濟」

「僧才濟濟」

922-23號來到佛光山參加第34屆全國研究生佛學論文發表會,這是全台各個佛學相關的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聯合輪流主辦的會議,今年由佛光山叢林學院、南華大學合辦。

參加學術研討會其實難有什麼新的體會,一如往常閱讀論文、講評論文,與學者同好們往來交流。然而在佛光山舉辦,除了學術以外我更好奇其文化與教育理念,體會星雲大師及佛光山開山辦學的方向宗旨。

由於是佛光山叢林學院主辦,這次的招待人員不少都是這裡的學生,不管是出家、在家,都可以看出他們的優良素質,不論就氣質、儀表、態度及應對進退等,都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9213點半下課,我從花蓮搭火車到高雄新左營站,4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到達時候已8點多,佛光山叢林學院同學一在家、一出家在車站相迎。兩位年輕同學的儀態談吐讓我印象深刻,他們一位是中醫師、行醫多年的法師,一位是大學畢業再來叢林學院就讀的居士;類似這樣背景的同學不在少數,其中還包括博士、律師、心理師等,在世間有一定社經成就再來到叢林學院「求道」。雖然就讀佛學院未必有教育部承認的文憑,但仍願意在這裡參學修行,因為有比世俗功名更重要的事。

教育本來就是培養人才,一個國家沒有教育就沒有人才,沒有人才國家就看不到希望;同樣的佛教沒有辦學,就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沒有優秀的人才,佛教的前途是堪憂的。也因此星雲大師曾明白的講:佛光山開山就是為了教育,以教育來培養人才、弘揚佛法,是以佛光山遍布全球有十多個專職培養佛教人才的單位。

依簡介上所說,佛光山叢林學院有三個科系,分別是經論教理、國際佛學和寺院行政,著力於此三個面向的人才培養。因為重視教育的緣故,佛光山人才濟濟,各個專業領域的表現都相當出色;也正因為人才源源不絕,即便大師圓寂,佛光山仍會蒸蒸日上、永續發展,其中要件還是在人才。

一個組織機構,只要有健全的制度和優異的人才,這個團體就能夠順暢運行和平穩前進,我在佛光山看到了制度與人才,非常值得其他佛教團體來學習參考。


「佛光普照」

「佛光普照」

佛光山除了教育辦學以外,另外一個就是佛教文化推廣,除了出版各式各樣佛教圖文書籍,也重視佛教文化的創新。

這次趁著開會亦參訪了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裡面有好幾個展區,都非常值得參訪。由於時間有限,有些地方我只是草草看過,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的展覽。這是透過多媒體的現代科技,採用3D立體全景攝影的方式,重現實地場景,只要人站在其中隨著畫面的動態運轉,就可以到達每一個佛教的史蹟。

這次策展的海上絲路,除了中國外,東南亞佛教居多,包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印尼等,不需出國就可以到訪各處的佛教聖地,這是多麼神奇的事,猶如經歷一場「偽朝聖」。

此外,一些佛像也透過3D立體顯影的方式放映出來,佛像360度在眼前旋轉,投射出來的影像,甚而覺得比實物更清楚。過去進博物館參觀,是人繞著展覽品走,如今透過高科技的顯像藝術,直接呈顯眼前,虛擬實境之唯妙唯肖,讓人感覺到真實與虛妄之間原來是如此的近。

第二天安排藏經樓參訪行程,此處除收藏世界上不同的大藏經版本外,亦設有「人間佛教研修院」之教研單位,工作任務包括學術研究、人才培養、佛典翻譯、教科書編輯等。藏經樓的一樓是宗祖殿,牆壁四周滿是星雲大師的特有的「一筆字」(「病後字」)書法,還有其莊嚴的禪坐法像。

這次參與研討會的最大收穫,未必是學術上的,反倒「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對佛光山多了一點認識,對星雲大師的佛法理念與佛教理想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外界人士往往認為佛光山建築富麗堂皇,然大氣背後仍有精實刻苦的一面,「寬以待人」的表象,猶然是「嚴以律己」;如星雲大師所說的「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善待一切有緣眾生,不代表善待自己、放縱自己,反而更精勤的自惕自勵、老實修行。

人間佛教被詬病的是俗化,然而這不過是方便度眾的善巧,尤其我看到叢林學院潛心的修道生活,在素樸的空間環境中純然清淨的修行,不分假日專心辦道,遠離現代人的誘惑(如學眾不能使用手機),心中敬意油然生起。聽他們說所有佛光山法師、常住眾,不管是海內外,皆必須就讀叢林學院,切實修學佛法、修持身心。

佛光山的偉大,在於以教育培養人才,四眾弟子志同心合支撐起來;感念星雲大師、讚歎佛光山!


「大小共貫」之辯證平衡

「大小共貫」之辯證平衡

「人間佛教」為對治神化和鬼化的佛教,包括神秘化的佛教,尤其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提倡「以人為本」,重於人間經驗的現實,而反對神本的佛教。

根據印順法師「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之「立本於小」,以及「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之「宏闡於大」,可說綜合了《阿含經》和《般若經》的教法,開創「中觀學式的人間佛教」;其中「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重於佛在人間的歷史事實,「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則強調佛為人間的理想關懷,分具描述義之實然與規範義之應然。

「人間佛教」既重於佛在人間的歷史事實,可知「人間佛教」不只是大乘菩薩道的專利,也是聲聞解脫道所重視的;甚至解脫道行者會認為其才是真正的「人間佛教」。因為在解脫道(如現今上座部佛教),沒有太多的神鬼色彩,仍試圖維持佛陀在世時純正平實的佛法面貌,所以「人間」佛教自也是他們所倡導的。

當然,現今諸多道場都強調人間佛教,甚至弘揚傳統宗派如禪宗、淨土宗等,也會標榜人間佛教,象徵著佛法不離世間覺,佛法在人間、利益人間的重要性。如此人間佛教的多重概念,也就有多元理解,爭相使用而各有其使用的意義,彼此之間並不一致,但普遍皆視為一正向概念。

相對的,也有認為人間佛教只重於人間或限於人間,而顯得狹隘和淺薄,甚至易於走向世俗化;但這或也只是某一類型的人間佛教,而不會是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畢竟「立本於小」與「宏闡於大」的「大小共貫」,基於求真求實的求美求實,當有助於佛教信仰實踐的辯證平衡。

相關文章    再談「人間佛教」的兩種意義 「人間佛教」的多重認知   中觀學式的人間佛教 「復興佛教」的種子


宗教體驗之虛與實

宗教體驗之實與虛

宗教體驗作為一種意識經驗,其可信度亦是引人關注的課題,如印順法師以「美麗而險惡的歧途」來形容,可知宗教神秘經驗的利與弊、美麗與險惡。

宗教經驗中有一難題,例如區分「上帝在夢中對一個人說話」和「一個人夢到上帝對自己說話」之間的差異。前者是宗教經驗,信仰者認為這是他們與神的直接契應,而後者則是旁人的理解和詮釋。然而我們如何判斷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何者為真、何者為假?

猶如《莊子》的「莊周夢蝶」,尋思莊周在夢中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周。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亦道出如幻似真的生命情境。

這種虛實間的判斷,在宗教經驗中亦得以進一步反思。《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說明即便是宗教經驗、禪修體驗,其知覺所得亦是基於染污的「識」,而修行的目標是將其轉變為清淨的「智」(轉染成淨、轉識成智),從而實現見道之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阿含經教傳統的「識為幻法」,以及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可知「識」關涉到無明的業識。《長阿含經》:「復有四法,謂四識住處:色識住、緣色、住色,與愛俱增長,受、想、行、識中亦如是住」,所述之「四識住」亦復如是;「識」因而有染污識、有取識、結生識等意義理解。

換言之,一般宗教經驗中的知覺,也關乎「識」的執取,而有所謂「虛妄唯識」,標示一切現象皆空;因此「識」雖是見什麼即是什麼,卻又是虛妄不實的,「萬法唯識」與「萬法皆空」可說是等義的。

因此當蓮花色現神通迎接佛陀,反而得不到佛陀的肯定,如《增壹阿含經》:若欲禮佛者當來及過去當觀空無法此名禮佛義,真正對如來的禮敬,乃如理思維、內證體認其教法;相對的,若取其相而心生執著,猶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反而要「見佛殺佛」。

總之,宗教經驗亦具不確定性,我們的認識雖由經驗出發,但也需要理智的引導。佛法的修行以「信解行證」為步驟,「如實知見」乃通向諸法實相的途徑,而不是仰靠「夢中顯境」。而且,「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可知宗教經驗中正知正見的重要性,面對虛實真假有一智慧的明辨。

「應知故鄉事」

「應知故鄉事」

九月開學後開始忙碌起來,這學期學術活動尤其多,九月初去了美國波士頓一趟,十月份要去韓國,其他國內的研討會和座談等,幾乎可說每一個禮拜都有。

到韓國發表論文,他們指定我寫慈濟相關論文,因為主辦單位是佛教團體創辦的學術機構,想要多了解慈濟;甚至還希望我對他們的核心幹部介紹慈濟志業,等於這次去韓國有兩個任務在身,且都跟慈濟有關。

學術論文的撰寫和發表對我來講相對容易,但要我介紹慈濟,可能不是那麼簡單,還必須花一些時間去收集和閱讀資料。

就像一位慈濟醫院的醫生,雖然是在慈濟創辦的醫療機構服務,要他介紹慈濟醫院以外的志業,包括慈善、教育、環保、國際賑災等,恐怕對他而言也不那麼熟悉;甚至請他介紹慈濟醫療史的發展,也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他在慈濟醫院任職許久,而且平常都有參加慈濟活動,或者長年身為慈濟的主管等。

我猶豫了一下,仍是接受他們這一邀約。

對於慈濟志業的職工而言,主要是透過自己的專業,作好份內工作,慈濟慈善救濟等各種善行,大概只是知道而未必了解的太多或太深;然猶如古詩所說「君自故鄉來,因知故鄉事」,既然我在慈濟任教許久,對慈濟的種種,即便沒辦法鉅細靡遺的介紹,但大致的概況簡介應該要勝任有餘才是。

就像我身為台灣人,出生、成長、受教、生活、工作等,都在台灣,假設到國外,有人希望多了解一下台灣,我當是義不容辭、直下承擔,這涉及對自己身分的認知以及對於這塊土地的認同。

這次的邀約也讓我意識到,既然我所任職的單位烙印上「慈濟」二字,我與慈濟就結下不解之緣,出門在外參加會議,我就是代表慈濟,我的行為表現關乎到慈濟給人的觀感印象,因此一方面要留意自身的言行,另一方面對於所屬的慈濟志業有更深的理解,所謂「入寶山不空歸」,意也在此。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慈濟人文價值的學術轉向

慈濟人文價值的學術轉向

九月初慈濟慈善基金會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辦證嚴上人思想研討會,對於學術研究是越來越重視了。

慈濟草創初期是由30個家庭主婦構成,每個人每天日存五毛錢,日積月累開拓出慈濟志業。慈濟近60年的發展歷史,從30個家庭主婦兼及於300個(以上)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學者可能是醫生、教授、科學家等各行各業學有專精的人士。

這意味著慈濟的人文要進入主流社會,需要更多的知識分子、菁英份子、中堅份子的認同與支持。換言之,如果慈濟的理念、理想象徵一股清流,這股清流若要成為主流,必須要讓「社會棟樑」願意信服採納,是以這次慈濟學相關研討會在哈佛大學舉辦具有一定意義。

漢代儒生陸賈曾對漢高祖說:「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意指騎馬打戰取得江山,難道統領江山也要在馬上治理?可知推陳出新、日新又新之轉型與提昇是有必要的。 .

「知識就是力量」,佛教作為覺悟的宗教,一直都有知識論學的傳統,如古代印度那爛陀大學即是其例,唐代玄奘大師即留學於此。也因此慈濟志業要歷久不衰、歷久彌堅,高端的優秀人才必不可少,讓人才走入慈濟,也讓慈濟輸出人才,包括研究領域的學術人才。

道德感與臉皮薄

道德感與臉皮薄

一個有道德的人對於是非對錯反應通常較為敏銳,不容許自己做了傷害的事,或者寧可自己被傷害、也不願意傷害別人,一旦做錯了什麼,心裡總是覺得不安不忍,這樣的不安不忍,可說是道德良知的體現,普遍存在每個人身上。

儒家講「四端之心」,即是道德良知的展現,尤其「仁」之「惻隱之心」、「義」之「羞惡之心」;仁義道德、道德仁義,以此為儒家道德的核心意義,猶如韓愈《原道》所說:「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然而道德感有些時候也代表臉皮薄,某些情境底下傷害了人,心理始終感到過意不去。雖然道德感和臉皮薄並不是直接相關的概念,但似乎是一體的兩面,所謂「厚顏無恥」之不知羞恥即是

道德感指一個人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的敏感度和認知能力,固然讓一個人能夠辨別是非對錯,但如果反觀於心、返求於己,容易因自己所做是否恰當得體而常感不安不忍。

臉皮薄固然在意他人評價,但也一定程度與自身道德感有關,心中有別人而常常想到他人。可知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優點也很可能是缺點,反之亦然;是以道德感和臉皮薄,似可以是相關聯的性情傾向。

學術當自強

弱校無外交

學術交流的互動往來,有時就像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所謂的「弱國無外交」,面對學術現實也是如此。

一所大學若沒有什麼傑出的研究表現或特色的辦學成果,想要跟世界頂尖名校談交流合作,締結姐妹校關係等,恐怕是不切實際,除非是用經費買友誼、談合作的「金錢外交」。

有學術實力才有學術交流,才會有平起平坐的可能,所謂的「門當戶對」意也在此。學術交流是建立在學術實力,在於學術往往涉及複雜問題的討論和分析,如果學問背景不足,知識能力有限,即難以對特定學術問題提供價值性見解,相對的彼此要對頻聚焦,學術實力不免要旗鼓相當。

或者,即便可以勉為其難交流合作,但此中交流的品質恐不高,難以有什麼創新的啟發,時間一久,也難以贏得同行的尊重和信任,不能建立長期學術合作的伙伴關係,除非軟硬體之間出錢或出力的分工合作。

慈濟高教系統有其優勢,例如累積近六十年的慈善經驗,國際援助的腳步遍佈全球,世界各地都有慈濟志工的足跡,分會、聯絡處也遍及各地。

慈濟大學顧名思義是慈濟志業創辦的大學,以慈善救濟、慈悲濟世為辦學理念的大學,從慈濟的慈善經驗及研究,展現一定的學術實力,使在學術交流過程中不會矮人一截,甚至高人一等。

慈大的學者們不應妄自菲薄,當持續努力提升學術實力,在高教艱難的大環境中不卑不亢,以自身優勢推動學術交流,帶動知識進展,在學術界盤踞一席之地。

學術與信仰的分際

學術與信仰的分際

一般學者學術研究主題的選定大致有兩種:一是自己想做的研究主題,另一是別人希望你做的。自己想要做的研究是自動自發,盡一切可能去收集和閱讀相關材料,以及進行深度的思考探索,而別人希望你做的,或是因為人情所託,或是有利可圖等,勉為其難的交差了事。

就像一個佛教學者,原本有特定研究主題(例如探討敦煌文獻),但是其他的佛教團體希望其做自己師父的思想,或者研究自己所闡揚的宗派經典,此時不管是私情所托,或者覬覦經費補助等,皆被動轉向興趣以外的研究。

主動與被動之間,雖然動機不同,但只要認真用心,做出來的成果品質都會是好的。主動是由於自身的愛好,被動是因為承諾或者不好拒絕,然真正的研究而言,還是以自身的關懷為主,才可以長長久久,不受外界影響而動搖。

現今一些佛教團體,累積相當的財力資源,提供學者一定的經費支助,來研究自身師父的思想,或者其宗派相關的經典文獻。如果其本身具有重要研究價值,自可以做出豐富的研究成果;相對的,如果乏善可陳,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後似只能應付了事、草率交出研究成果。

一個師父的偉大在於其自身就很偉大,而不需要他人歌功頌德才變得偉大,就像印度的龍樹、無著、世親,或者中國的智者、吉藏、玄奘等,智見與事功卓然有成,不需要誘之以利自然而然研究成果源源不絕。

貧瘠的土壤,再怎麼樣努力灌溉,也不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徒弟們對師父的一片孝心是可以肯定,但人各有志也各有貢獻,不能因為弟子一片孝心,或者信眾的護教情感,就把師父抬得過高,這樣的言過其實乃是違背學術的精神。

人生目標

人生目標

人的一生可說有三大目標:第一是人品,我們常說品格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教育之「德智體群美」,德育永遠放在最前面,所以不論從事各行各業,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進而成為人格完滿者。

人生的第二個目標是健康,健康身體是一切的基礎,能有健康的身體,就是人生勝利組,同時也是一生最大的成就。人生第三個目標是思想與見識,有好的觀念指引過好的生活,有足夠的判斷力,為所應為、行所當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體、深遠的見識,作為人生三大目標;一旦實現了就永遠屬於你的,一旦擁有了就終身的擁有,任何人也無法剝奪。

相形之下,所謂「身外之物」,如名位、權勢、財富等,都是可以被剝奪的,都可能因緣生緣滅而煙消雲散,只有上述三者——人格象徵道心,健康代表福報,見識顯發智慧,才是牢牢根存於生命之中,不管在生之時或者死亡之後。

一如聖嚴法師對中華佛研所研究生的勉勵: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人生之所求大致亦如此。不過在佛法修行來說,學問涉及知見,學業是為了道業,以學問作觀念理解,如此「正見為首」、「般若為導」,無疑是最重要的,以之涵養道心、康健身體,兼顧後世樂與現世樂,不只成了人一生追求努力的目標,而且是生生世世的目標。

相關文章  菩薩三心之高、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