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與離苦
佛教說「人生是苦」,人生的目標在於苦的超越。雖然苦是負面概念,避之唯恐不及,但仍有其正向意義,例如透過體能操練(如馬拉松跑步),去鍛鍊身體、訓練意志,儘管路程中相當辛苦,這樣的代價卻是甘之如飴,透過「吃苦」來提升心性涵養。
可知苦有兩種可能,一是有意識自覺性的受苦,如運動時的自我鞭策即是,另一種是不自覺在無明中受苦,而後者就是佛教所要超克覺悟的。
把吃苦當作吃補,在佛法的修行也是如此,「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唯有在修道過程中「動心忍性」,才得以「增益其所不能」。
然而苦的磨難必須適度而行,「吃苦」不能當作修行成果的標榜,認為愈能受苦愈有修行、道行愈高。如果受苦是一種消業,此乃外道見解(如耆那教),反而不苦不樂的中道行,才是佛陀的主張,過度苦行不足以消業,卻有害於身心的和諧平衡。
「吃苦」之所以能夠消業,其關鍵在於轉念,心性的轉化才足以言業力的清淨,否則只是純然的受苦,一種無意義或者無謂的受苦。
總之,苦有兩種,一是自願、自發的,只要適時適度欣然承受,都有益於修行;另一是無明貪愛所致,而為佛法所欲對治的,「滅苦」、「離苦」即在此脈絡下作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