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七佛通誡偈與三福業

七佛通誡偈與三福業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句話言簡意賅表達佛教的基本教導;之所以說是基本教導而未必是核心思想、特色教法,在於止惡、行善和淨心三個項目有其共通性和普遍性,乃身而為人所應為、當為,不限於佛教,也不限於特定的宗教或哲學。

七佛通誡偈相關的論述與研究不少,這裡只是直覺性、簡略提出另一可能的理解方式,以供作參考。

在《成佛之道》一書,印順法師分別以「五乘共法」之人天道、「三乘共法」之解脫道以及「大乘不共法」之菩薩道來綜貫一切佛法的修學。人天乘發增上心修三福業,解脫道發出離心修戒定慧三學,菩薩道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

當中人天乘所修的持戒、布施和禪定的三福業,或可以分別對應到七佛通誡偈中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和自淨其意。

意即,諸惡莫作重於戒律持守不造作惡業,眾善奉行的表現尤在於布施,自淨其意是透過禪定來淨化身心、遠離塵垢。

七佛通誡偈中的「是諸佛教」,意指為諸佛所共同教導的,而未必是指「佛教」(Buddhism);若依南傳《法句經》183偈: To avoid all evil, to cultivate good, and to cleanse one's mind--this is the teaching of all Buddhas.——意義就更為鮮明清楚。

如此七佛通誡偈的「通」字用得好,象徵遠古諸佛一致的教誡、教示,不是特指某一個佛,而是有七佛的尊證,代表放諸四海皆行的重要性,而其內容就在於三福業。

當然,七佛通誡偈也可以不只指人天乘的三福業,關鍵之一在於「自淨其意」的詮釋理解;若自淨其意之「修心」非但是「修定」,而進階到「修慧」,乃至菩提心、慈悲心等,則上接於解脫乘與菩薩乘。

此外,「諸惡莫作」固然重於「止持戒」,但「眾善奉行」亦可為持戒之「作持戒」;且「眾善奉行」的「眾善」除世間善外,亦可以指涉出世間善,而不只是人天道的意涵。這都意味著七佛通誡偈之多元、多重理解;此處以三福業詮釋之,僅是一種可能,卻未必是唯一或正確的。

總之,把人的本分先做好是佛教所強調的,學佛的初始即立基於此——先做好人再來談成為佛教徒;一切靈性的教導與修行,皆在於人天道的基礎上,如此而達到共通人性的普遍共識。

誓願度、無可度與不度

誓願度、無可度與不度 

<四弘誓願>云:「眾生無邊誓願度」,《金剛經》卻說:「度盡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1],既要發大願度盡一切眾生,卻又說無眾生可度,兩者看似不一致,實則是「悲智雙運」的體現。 

其中「度盡一切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是慈悲,「實無眾生可度」是智慧,菩薩即是在慈悲與智慧的「福慧資糧」,輾轉推進之。 

事實上,菩薩、甚至佛陀亦然,是不可能度盡一切眾生的,如「三不能」即述及佛陀不能度無緣眾生,以及不能度盡所有眾生。 

《大智度論》卷20甚而表明:若一佛盡度一切眾生餘佛則無所復度是則無未來佛為斷佛種有如是等過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眾生[2]也就是說,一佛把所有的眾生度盡,菩薩之佛種即斷,再也無法行菩薩道度化眾生,也因此沒有未來佛,因此表示「一佛不度一切眾生」。 

可知,「眾生無邊誓願度」、「實無眾生可度」以及「一佛不度一切眾生」,三個命題各有深意,相互之間顯示一定的張力;而這樣的張力,顯發佛法高度的抽象性和辯證性,值得我們細細權衡思維。


[1] 完整為: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金剛般若波羅蜜經》(CBETA 2023.Q3, T08, no. 235, p. 751a11-13)

[2] (CBETA 2023.Q3, T25, no. 1509, p. 210b27-c1)

新文化運動與異文化尊重

新文化運動與異文化尊重

「推素」的同時如何平衡經濟、文化、民俗、觀光等,著實有其難處。

傳統習俗上為表達「待客之道」,以陸、海、空牲畜皆具的滿漢全席形式,展現出宴客的心意與誠意。此外,世界各國都有其在地美食,不只成為文化特色,也是旅遊業、餐飲業重要的收入來源,如台灣地方風味之新竹貢丸、萬巒豬腳、民雄鵝肉、彰化肉圓、嘉義雞肉飯等皆然;其他如滷肉飯、牛肉麵、蚵仔/大腸麵線、炸雞排、虱目魚、豬血湯、蚵仔煎等,皆為台灣著名小吃。

可知,肉食作為一種生活文化,人類長年的飲食習慣及經濟模式,有時也必須予以理解和尊重,尤其「感恩、尊重、愛」一直為慈濟所重。[1]

如狩獵文化為原住民既有習俗傳統,當吾人以動物保護、生態保育等理由,禁止原民山林打獵,所引發的議論可想而知。這也意味著務實推素的重要,倘若僅是一昧的道德勸說,而未能提出相對的替代方式或解方,將可預見強大的反作用力,約莫百分之十左右的素食人口去影響(甚至是干涉)百分之九十的肉食人口;一旦陳義過高、弄巧成拙,效果將適得其反。

如何讓素食非僅是純然的捨棄美食,卻是選擇另一種健康、環保、潔淨、友善的飲食,同時也可以是美味可口的,慢慢從「少葷多素」之「減食」,循序漸進到「不食」,已成為務實推素的共同認知。

是以「勸素」當以「中道」方式來推行,過於偏激或激進都是不好的。如證嚴法師表示佛陀之不殺生規範雖沒有規定素食,但仍以「不忍食眾生肉」為原則,以適應當時印度托缽的社會生活型態。於此可見佛陀之心胸開闊,不執著而取其「中道」,認為慈濟宗門亦因應現代社會生態,帶動人群素食。[2]

總之,飲食或肉食習慣作為人類文化一部份,行之有年且習以為常,原不容易輕易變動或改革。慈濟之「推素」,或可視為某種「新文化」或「新生活」運動,猶如倡導環保不燃香、不燒紙錢,以及中元普渡宣導以素齋蔬果取代大魚大肉,強調七月不是鬼月而是教孝月、感恩月、歡喜月、吉祥月等,[3]皆可視為慈濟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改革。然於此過程中,也當取得一定平衡,尊重多元文化差異性,以維繫人際之間的和諧互動,顯示佛法不偏不倚、過猶不及的方便教化。


[1] 如證嚴法師表示,行菩薩道要先結好眾生緣,以感恩、尊重、愛與人互動,才能將法緣接起來。見釋德𠆩,《2021年春之卷證嚴上人衲履足跡》,頁700。只不過,在證嚴法師心中,「感恩、尊重、愛」不只是對人,對待動物及其他生命存在皆然。

[2] 靜思僧團編撰,《解惑十書:證嚴法師答客問()學佛篇》,頁185

[3] 《慈濟》月刊第489期(2007-08-25 https://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489&mm=258 2023.11.23取用

流俗與脫俗

流俗與脫俗

一般人隨順著世俗的慣性習氣,嚮往功成名就、大發利市,即所謂的「名利雙收」;然而名利應該是理想實現過程中的「副產品」,作為一「附加價值」,而不能視其為目的。

以名利本身為目的,讓人患得患失、忽喜忽悲,然真正美好的事物應是持續而真實的存在。

例如一個畫家,如果他作畫的目的是為了逐名追利,在競爭比賽中求得到好成績,如此創作的美好就大大折損;相對的,以藝術自身為其關懷,他人的評價以及得獎與否,都是其次的,甚而微不足道。

名利只不過是一個人熱愛其所作所為,例如繪畫、運動、音樂、工作等,可能伴隨而來的肯定,某種意義的「錦上添花」,也因此可有可無。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頂尖的科學家、文學家等,即便得到了很大的榮譽、拿到最高的獎項(如諾貝爾獎),但依然虛懷若谷,平常心看待這一切,彷彿得獎與否不那麼重要,甚至與他無關,依舊從事喜愛的科學研究或者文學創作,這才是真正以之為興趣、以之為使命的大家或大師。

讓自己所從事的成為一種興趣,視其本身為最大的收穫,超脫俗情的執念欲想,知足常樂、樂在其中,就是人生最大的充實享受。

「念師」

「念師」

初期佛教主張「自依、法依、莫異依」,相對於以人為師更重於「以法為師」,然後期佛教特別強調師父的重要性,視之為親教師、依止師等,甚至三寶之外另加上師而為「四寶」、「四皈依」,並有「視師如佛」之說。

如此,佛教六念法門之方便——「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或可另加一個「念師」。

證嚴法師與親近弟子互動,常要弟子們把師父放在心裡,也對臨終病危的徒弟們作了如是叮嚀,師徒相約生生世世同行菩薩道,以生前的相憶牽起來世的相遇。

佛法的觀念與智慧是抽象的,然師父的典範行誼是具象真實的,尤其明師難遇,今生跟對了師父,有著崇高道德、潔淨人格的「身教」指引,在佛法修行的路途上是相當幸福的。

慈濟志工、靜思弟子把師父放在心上,時時憶念證嚴上人;上人也因著「為佛教,為眾生」因緣,時時想到自己的師父印順導師,這也是「念師」的實踐。

「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佛心師志」可說是透過「念師」而去「念佛」,乃至於「念法」與「念僧」,是以師父就是「三寶」的縮影,透過「念師」契應到「三寶」精神。

總之,既要「以法為師」,也可「以人為師」,透過「以人為師」進至「以法為師」,依人而依法、學法,成為佛教修行的異方便。

相關文章  「依法後依人」  「佛心師志」   佛心師志之生生世世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釋尊真諦

釋尊真諦

印順法師曾在《佛法概論》表示:「深深的覺得: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是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的真諦的。」這句話在印順法師晚年著作《永光集》又出現一次,可知道他確實是如此認為的。然而究竟有哪些才是世尊內心真正的想法呢?

我們姑可以問下列幾個問題:釋迦牟尼佛本身是修菩薩行而成佛的,而大概所有的佛教傳統都會接受成佛必須經歷菩薩道的過程;佛陀自己成佛,難道不會要他的弟子們也成佛?行菩薩道的他不會鼓勵他的弟子們也行菩薩道?如此說來大乘佛法之基本信念是普遍必然的,而不限於北傳的佛教系統。

第二個可以問的是:如果佛教反對婆羅門「種姓制度」(caste)所蘊含的歧視與不平等,這樣的平等作為、平等精神既為佛教史實,難道不該應用或類推到男女性別之間?佛陀既是反對種姓制度之不平等,佛門性別之不平等(如「八敬法」等)是否也應該改革而落實平等?

第三如果佛陀是慈悲為懷的,而且鼓勵少欲知足、清淨梵行,對於口腹之欲的節制可想而知;也就是說佛陀既是慈悲與清淨,素食抉擇自是順理可推,「三淨肉」主要是因應當時因緣環境的現實考量,而給了方便性通融,凡非托缽乞食的僧信二眾,於今應選擇素食、傾向素食。

總之,初期佛教未必充分彰顯世尊本懷,上述三點或可為例。第一,佛陀成佛是經菩薩行,大乘是佛法、是佛說;第二,佛教支持性別平等,從「種姓制度」的反動可見一斑;第三,「三淨肉」是方便說,釋尊支持素食背後的清淨慈悲。

「大愛共善」

「大愛共善」

「和解共生」是避免衝突的發生與擴大,相互之間維持基本的生存共識,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尊重、各自發展。

然而真正和平的達到,仍有賴於人們心中的愛與善。換言之,消極的維持「和解共生」,積極而言就必須「大愛共善」。

「大愛共善」是濟弱扶傾,有能力的人幫助沒有能力的人,能力相當的也相互支助;在儒道佛的哲學傳統裡乃至諸多聖哲教導,都是這樣說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如證嚴法師所說「信己無私,信人有愛」,每個人心中都有愛,也要竭盡所能去啟發人與人之間的愛,用生命走入生命、關心生命。然而談愛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因為真正的愛是純淨無染的,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

儘管科技日新月異,人類的苦難卻看似有增無減,全球暖化、戰火漫延,加上已發生和未知的疫情等;人們要真心醒悟,懺悔與改變才可能看到新的希望、新的活路。

看到世界動盪不安,讓人想到慈濟精神理念的可貴;「大愛共善」是慈濟所強調的價值,相信只有愛與善才能讓世界變得美好。

相關文章  「和解共生」


學生差也是老師的問題

學生差也是老師的問題

現在的老師常常抱怨學生程度不好,但學生進來若素質不優,一部分是老師自己的問題。尤其是研究生,因為研究生通常是大學畢業再來進修,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背景,比起大學本科生更有判斷能力。

因此難以號召到好的研究生,老師自己必須檢討,教師的專業能力或研究表現等,不足以吸引到優質研究生來跟著做研究。

此外,入學時學生程度不好,如果畢業之後還是不理想,那一樣還是老師的問題,意味著求學就讀這幾年沒有多大的收穫、改變,沒有把學生教好,老師當然還是要檢討。

事實上,學生程度好壞是其次,重要是學習心態,如果程度不好卻勤能補拙,相信絕大多數老師仍相當樂於接納這樣的學生;相對的,資質不佳卻自以為是,這是問題之所在。

我很慶幸所任教的研究所中,學生們都有很高的學習動機,雖然年紀稍長、程度不一,背景知識也各不相同,但普遍說來都相當用心,也相當虛心有禮,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

尤其宗教所的研究生普遍都有靈性傾向與信仰關懷,教起書來有著「談經論道」之樂,也因此相較於大學生我更喜歡教研究生。

大學生有些少不更事,缺乏生命價值問題的真切關注,同學們為了文憑,老師們為了工作,各取所需,這樣師生關係是難以美好、難以長久的。

總之,不只讓好的學生進來,進來後變得更優,也讓差的學生學成後變得更好,此乃身為老師的責任,不要再輕易斷言研究生的素質不佳了!

「和解共生」

「和解共生」

隨著以巴戰爭開打,整個世界看來日益混亂,20222月開打的烏俄戰爭,已讓人倍感無力,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感覺上各地充滿暴戾氣息,各國武力整備沒有停歇,包括大陸亦加速核武發展。

以軍事行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是最不明智的,於今卻真實上演著。人類問題究竟在哪?在佛教看來不外是「欲諍」和「見諍」,因為貪婪的私欲想要鞏固自己、擴大自己,進而侵犯傷害他人,這是「欲諍」。再者,因為觀念差異的「見諍」,包括信仰和文化等不同,價值理念扞格不入,導致文明的衝突,極端、激烈者發動戰爭或恐怖攻擊。

仇恨不可能解決仇恨,只有愛能解除仇恨,就像黑暗需要光亮來照破一樣。相對的,仇恨只會帶來仇恨、加深仇恨,讓「和解共生」更不可能。

是的,「和解共生」成了全人類唯一的選擇,因「和解」而「共生」,大家同在地球上彼此尊重、和平相處。尤其鄰近的國家地域之間,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烏克蘭和俄國,距離越近越是要「和解共生」。

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也是如此,與其相互仇視,不如彼此友愛。儘管「兩岸一家親」,被某些人譏為親共賣台,然而敦親睦鄰一定比劍拔弩張好,如一位政治人物所說:難不成要「兩岸一家仇」?

「和解共生」的第一步是互相體諒,每個個人、每一民族、每一區域或國家,都有其立場或困難。世間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相對的是非,如果每個人都能「換位思考」,不再堅持己見,和平才成為可能。

不只是如此,甚至要預想自己有可能是錯的一方,如果願意真誠反躬內省,承認自身的錯,世界的衝突、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將不復存在,天下走向太平,世界大同才看得到希望。

忙而不亂

忙而不亂

初期佛教聖典教導禪修,其中一個原則是「少事、少業、少希望住」,這和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大異其趣,包括我自己也是。高教現況發展面臨挑戰,我身處其中擔任主管,總覺得有忙不完的事,不管是對內或對外,單是人事訊息、行政庶務等回覆往返,常耗損不少時間精力,雖然究實而言都不是相當重要的事。

在忙碌中心隨境轉,可以知道自己的定力有多不足。然而,越是忙碌,心越是要寂靜,世界轉動變動,心如如不動,當然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關起門來,萬緣放下閉關自修,這是「易行道」;然而菩薩的「難行道」,就是在繁雜、繁瑣的事物當中去淬煉身手、自我提昇,不能「獨一靜處」在自己天地中「專精思惟」,也要試著學習行中有法、動中有禪。

證嚴法師每天日理萬機,心靈總是「靜寂清澄」,不管是會客或開會,也不管有多疲累,總是腰桿挺直、忙而不亂;依著慈悲的誓願力支撐著瘦弱的身軀,常常一坐就是數個小時,這有賴於平常的修持,或者其平常的修持即是在人事應對中累積工夫。

我們都差得太遠,她是為了眾生的事費心操勞,我們多數都只為自己。在我看來,證嚴法師及其弟子們雖然沒有像傳統佛教道場打佛七、辦禪七,但是日日夜夜、時時刻刻為人群付出,過程本身就是心性修養,也是慈濟特色的修學法門,說慈濟人不重修行或者沒有修行,乃有失偏頗的。

在忙亂的時刻,想起證嚴法師所作所為,心裡跟著安靜安定下來;從一個人格典範舉手投足的身教中,不待語言,已然感召感化(甚至感動)了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