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

2015. 10.3. Sat.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
──以「軸心突破」為線索

人類的心意識現象一直是佛教傳統的核心關注,以此之洞觀來實現涅槃解脫;近來正念科學或正念學(mindfulness science/ satiology)在歐美興起,透過正念練習幫助人迎向更美好的生活,或者讓真正的幸福成為可能,亦可視為心意識(之修煉)乃是通往價值實現的一種明證,亦即佛教傳統所指引的「心」的覺知與觀照,直接關乎意義和價值的探索和實踐,如此的心理學放在佛教暨東方思想的脈絡,可說和價值論(axiology)、倫理學(ethics)、救渡學(soteriology)等密不可分。[1]

本文即以「軸心突破」為線索,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認為佛教心理學之成形,可向前追溯到婆羅門教《奧義書》傳統。此一傳統之建立,近似於希臘、中國等古文明發展歷程,通過「軸心突破」的背景,揚棄各種神巫信仰的規範(如祭祀等),而回歸到生命主體之內觀,走向「內向超越」運動。但同樣是著眼於「內向超越」,相對於《奧義書》的「真心梵我」說,佛教卻主張「五蘊非我」說,並在此獨特見解下展開心意識的相關理論,藉以實現解脫苦痛的目的。此以解脫為關懷的佛教心理學暨唯心思想,截然不同於科學進路的心理學,其既不在於研究「腦」,也並非在於研究「行為」之表面,卻著重於德性的涵養和精神的鍛鍊,在現代世界中別具一番新的意義,助於我們重新審視唯心思想之可能益處,以彌補科學研究「心」之不足

本文主要在於指出「心」的概念在佛教等東方思想脈絡下,近似於「美」、「善」等概念一樣,乃是一價值語詞(axiological term),或者至少與價值性的概念息息相關,而未必僅是一大腦、心臟等生物性或生理性(biological, physiological)語詞;意即「心」的概念密切關乎「業」此一價值語詞(在中國則為「道」),而不可斷然二分。如此「心」與「業」、「道」等概念相合,可以看出東方心理學的特色,與現今科學的基本認知很不一樣,但也正因不一樣,值得我們從比較的視域中深入的對比、探討之。[2]



[1] 如此,在某個意涵下,佛教的心理學可為一種倫理或靈性的心理學(ethical or spiritual psychology),同時也是心理或靈性的倫理學(psychological or spiritual ethics),而這樣心理學、倫理學之探究進路,有別於現今講究科學實證、知識性論證傾向的心理學、倫理學。
[2] 如榮格以一西方人的身份,再三強調東方思想對於心靈探索的重大啟發,如榮格說:「東方哲學亦可成為我們無價的寶藏(儘管與我們大不相同),但為了要擁有它,首先我們必須習得它。」轉引自J.J. Clarke, Jung and Eastern Thought: A Dialogue with the Orient, London: Routledge, 1994, p. 1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