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0.22 Thurs.
把「大乘佛法」視為是想像而來,如果直白的說,似可說是某種形式的「虛構」(註);雖然這樣的「虛構」是部份而未必是全面性的,但第一次聽到此觀點,仍是感到有些訝異。然而幾多思量後,在理智上我不能不認同這樣說法的正確性,即便在情感上有接受的困難。
我曾在一篇論文提到:印順法師認定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可知他並不完全從史料遺跡來論述或推斷大乘起源,而是就一原理、原則總括而論;即大乘興起與佛弟子的信仰心理密切相關,致使佛法從理性、實證的義理與修行風格,進展到重感性、重玄想的傾向,不斷擴大情感崇仰面向,進而推動大乘佛教的開展。
如此,印順法師以「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來說明大乘興起的主要動力,此觀點可說是更高一層次的推斷,乃是哲學或宗教哲學之後設(meta)推斷,作為立論的著眼處;而學界似忽略此一向度,印順法師卻強調這面向的重要。
事實上,非但大乘佛法是佛弟子(在情感上)對佛陀的永恆懷念而發展出來,諸多宗教的形成亦然;例如媽祖信仰興起之動力,也可說是群眾對林默娘永恆的追思、懷念,一樣涉及到人性複雜心理面向的作用。
此外,儒家孔孟、道家老莊,也從哲學思想走向宗教信仰,而有儒教、道教的產生。包括耶穌原是一歷史人物,但他在世時的偉大事蹟,逝世後引起世人無限思慕,亦透過懷念生起種種想像(乃至於渲染),集體建構成一特定宗教信仰。
原始佛法以「滅苦」為核心關懷,「苦」是一種確切的身心體驗,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或想像;既要超越痛苦,即要回歸身心(五蘊)觀照,這和(他力)宗教未必有直接關係。但進入到大乘佛法,可說是走向「宗教化」的運動,此時不再只是「自力」,而更強調「他力」,可知(大乘)佛教和多數宗教發展歷程是很接近的。
如此,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雖然有違虔信者的信仰直覺,但應是理智上站得住腳的一個宣稱。
註:與其說「虛構」,應說是「因緣所生」而成。「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已有深度開演,回到文本才能更確切掌握其中內涵。--以上謝謝呂勝強老師的補充!
永恆懷念
今天課堂上介紹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讀到大乘佛法興起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這樣的懷念是通過情感的,如此就有想像的成分,而且離佛陀的時代越遠,想像也越多;換言之,大乘佛法可說是理想投射後的信仰產物。把「大乘佛法」視為是想像而來,如果直白的說,似可說是某種形式的「虛構」(註);雖然這樣的「虛構」是部份而未必是全面性的,但第一次聽到此觀點,仍是感到有些訝異。然而幾多思量後,在理智上我不能不認同這樣說法的正確性,即便在情感上有接受的困難。
我曾在一篇論文提到:印順法師認定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可知他並不完全從史料遺跡來論述或推斷大乘起源,而是就一原理、原則總括而論;即大乘興起與佛弟子的信仰心理密切相關,致使佛法從理性、實證的義理與修行風格,進展到重感性、重玄想的傾向,不斷擴大情感崇仰面向,進而推動大乘佛教的開展。
如此,印順法師以「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來說明大乘興起的主要動力,此觀點可說是更高一層次的推斷,乃是哲學或宗教哲學之後設(meta)推斷,作為立論的著眼處;而學界似忽略此一向度,印順法師卻強調這面向的重要。
事實上,非但大乘佛法是佛弟子(在情感上)對佛陀的永恆懷念而發展出來,諸多宗教的形成亦然;例如媽祖信仰興起之動力,也可說是群眾對林默娘永恆的追思、懷念,一樣涉及到人性複雜心理面向的作用。
此外,儒家孔孟、道家老莊,也從哲學思想走向宗教信仰,而有儒教、道教的產生。包括耶穌原是一歷史人物,但他在世時的偉大事蹟,逝世後引起世人無限思慕,亦透過懷念生起種種想像(乃至於渲染),集體建構成一特定宗教信仰。
原始佛法以「滅苦」為核心關懷,「苦」是一種確切的身心體驗,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或想像;既要超越痛苦,即要回歸身心(五蘊)觀照,這和(他力)宗教未必有直接關係。但進入到大乘佛法,可說是走向「宗教化」的運動,此時不再只是「自力」,而更強調「他力」,可知(大乘)佛教和多數宗教發展歷程是很接近的。
如此,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雖然有違虔信者的信仰直覺,但應是理智上站得住腳的一個宣稱。
註:與其說「虛構」,應說是「因緣所生」而成。「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已有深度開演,回到文本才能更確切掌握其中內涵。--以上謝謝呂勝強老師的補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