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染淨心、善惡行與苦樂報

2015. 10.25  Sun.
染淨心、善惡行與苦樂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般人認定的佛教之因果報應觀,這和《易經》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說是一致的。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文句在佛典中時可得見,[1]在《阿含經》亦明確表示持戒行善者當可生善趣,[2]反之不然。

但可注意的是,阿含經教中,亦有「善有樂報,惡有苦報」之說,[3]這似意味著善報是一種樂報,而惡報是苦報──善惡報應和苦樂報應之間似沒有明顯的區別。在《增壹阿含經》、《法句經》中也說:「心為法本」,心之念惡、念善,透過行為即有受苦、受樂之別,[4]以苦、樂來表達善、惡果報之概念。

善惡對比於苦樂較為抽象、複雜的多,善惡難以客觀界說,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定和判斷,如G. E. Moore所說「善」是不可定義的。如此,佛教從苦樂經驗的實證概念,來取代或形容善惡報應,更貼近於一般人的直覺,使人容易領會得到。

除了善惡、苦樂外,也當把染淨此組詞彙帶入,而較為完整。如窺基補充前述《阿含經》、《法句經》之看法,認為以淨心行善將得樂報,相對的染心造惡將受苦報,而可如下所示:[5]

淨心──善行──樂報
染心──惡行──苦報

將染淨、善惡、苦樂之整體一起含括思考,或許才能較完整顯示出佛教的因果業報說。

(林建德寫於花蓮中觀室)





[1]如《佛藏經》卷2〈往古品7〉:「惡有惡報善有善報」(CBETA, T15, no. 653, p. 796, a16-17)《菩薩瓔珞經》卷8〈有行無行品24〉:「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CBETA, T16, no. 656, p. 78, c6-7)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佛母品5〉:「是故善果從善因生,是故惡果從惡因生」(CBETA, T24, no. 1485, p. 1019, a8-9)
[2]如《雜阿含經》卷20:「若婆羅門行十善業跡者,當生善趣」(CBETA, T02, no. 99, p. 142, c13-14) 《增壹阿含經》卷20〈聲聞品28〉:「持戒之人無所觸犯,生善處天上。」」(CBETA, T02, no. 125, p. 651, c1)
[3] 《長阿含經》卷6:「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身壞命終,必受苦報。……身行善,口、意行善,身壞命終,必受樂報。」(CBETA, T01, no. 1, p. 38, c21-27) 在不同經論中亦有類似字句,如《舍利弗阿毘曇論》卷7〈非問分〉:「云何樂果業?若業善有樂報,是名樂果業。云何苦果業?若業不善,是名苦果業。云何非樂果非苦果業?除樂果苦果業若餘業,是名非樂果非苦果業。」(CBETA, T28, no. 1548, p. 582, a28-b2)
[4] 《增壹阿含經》卷51〈大愛道般涅槃品〉:(CBETA, T02, no. 125, p. 827, b13-16)《法句經》卷1〈雙要品〉:(CBETA, T04, no. 210, p. 562, a13-17)
[5]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1:「諸法心為先,為勝及為顯,若人起淨心,說言及作事,樂從三善生,隨逐猶如影。諸法心為先,為勝及為顯,若人起染心,說言及作事,苦從三惡生,如輪隨牛脚。」(CBETA, T43, no. 1834, p. 982, a8-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