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 4 Fri.
客觀科學研究意識之限制及可能出路
科學知識在今日幾等同於真理之掌握,科學研究的觀念和方法,也多被認定為普世價值,凡符合科學的即是正確或真實的,反之則是故弄玄虛或怪力亂神,心意識課題亦復如此。如當我們內心莫名感到恐慌、焦慮,尋求身心科或精神科醫生協助時,已然預設心理問題是一種身體的問題,藉由抗憂鬱或鎮定劑等藥物,來解決或減輕症狀。在此脈絡底下,預設了「心即是腦」,或所謂「心腦同一論」(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之化約路徑是正確的,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已然(或至少一定程度)掌握到人類心意識的本質(或特質)。
誠然,科學背後所代表的理性及實證精神,重視實事求是,的確把人從盲目的迷信中解放出來。例如腦科學未發達之前,「癲癇」(epilepsy)的發生,往往被視為是惡魔、魔鬼的附身,病人被迫進行驅鬼的儀式,使得身心飽受煎熬。而今日神經科學告訴我們,癲癇不過是腦部神經細胞過度活躍,產生不正常放電的結果,透過藥物與手術的治療,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及改善;由此可看出實證科學對於心智研究的正面貢獻。換言之,科學之實證性研究,以嚴密、紮實的方式,重視「眼見為憑」的證據,必有其優點所在。
然而不能經由感官觀察到的,眼不見、耳不聞的部份,是否就一定沒有呢?──對多數的東方哲學家而言,並不全然認同現今科學對心意識的探究結論,未必接受「心腦同一論」的主流觀點,反認為心並不等於腦,因為腦只是個生物或生理概念,所指為一身體器官,但心意識可關聯到人的良知(conscience),以及善、惡行為的造作,肯認心意識概念中含有道德或靈性(spiritual)意涵。從東方哲學來說,始終認為人類心靈和精神的背後,實涉及到意義、價值的問題,不是客觀科學所足以全面解釋的,[1]這意味著心意識除了認知性(cognitive)意義外,還有道德乃至宗教方面的價值性(axiological)意義,而後者才是東方哲學所側重的心意識之內涵。甚至,在東方文化傳統中,心意識屬宗教密契經驗(禪修)的範疇,論究相關觀點時,時而帶著隱晦深邃的特點,如大乘瑜伽行派(唯識學)對心意識的描繪即是一例。
Wallace之「冥想科學」,曾對所謂的「科學」作釐清,把科學傳統區分為四類:一是科學(science)本身即是「探問的學科」(discipline of inquiry),強調客觀、懷疑、實驗等方式來獲取知識。第二是科學實在論(scientific realism),認為科學不只是一種方法學,而是通達實相、獲得真實知識的一種進路。第三是科學唯物論(scientific materialism),認定一切都是物質性存在,但Wallace認為這已成為一種教條、一種意識型態,乃至一種宗教,成為他著力批判的對象。第四是科學主義(scientism),認為科學本身可以產生真實的知識,而把科學視為萬能。Wallace表示科學唯物論預設了科學實在論的哲學觀點當前提,而發展為一形上式的意識型態(metaphysical ideology),此意識型態獨斷態度的表露即是科學主義,與作為「探問的學科」的科學本身有所差別。[2]
此外,Wallace認為科學唯物論完全排除第一人稱經驗,把第一人稱的研究方法視為無稽之談,僅允許第三人稱的客觀性進路,已然失去科學原本理性、求真的精神,也使得意識研究受到嚴重局限。從冥想傳統的立場而言,Wallace認為我們現今對世界的科學性觀點在根本上即是錯的,因為現今科學並無有效的方法,直接或第一手的觀測意識,其因即是受限於科學唯物論的形上教條。[3]相對的,若認清科學唯物論不足以代表科學之整體,另闢蹊徑從宗教經驗來開展意識研究(重視William
James所提之「宗教科學」),才是值得注意的方向;其中佛教傳統具有明顯的經驗及實用主義性格,其實證的態度可與科學精神相符。
總之,科學唯物進路的意識探究,心意識活動不過是一物理或生化現象而己,認為完備的腦神經科學知識,即可全盤解釋心意識問題;相對於此,佛教傳統透過內觀自省的直接體驗,亦顯示另一種心意識的解釋觀點。雖然科學對心意識的探究,回答過往一些困惑(如精神疾病),使人以理性的方式來認識各種心理或認知的異常狀況,但其中仍有不少問題尚待解答;此時「神經現象學」或是「冥想科學」指陳客觀科學研究之限制,而走向第一人稱探究進路,此轉向已然對意識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發。
[1] 心理疾病有時是對這個世界的意義理解和詮釋的問題,而不全是身體、生理上的因素,如下列書籍約略表達出這樣的看法:Somogy Varga, Naturalism, Interpretation,
and Mental Disor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Peter B. Raabe, Philosophy's Role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2015.
[2] 見Allan Wallace, The Taboo of Subjectivity: Toward a New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pp. 17-39
[3] Ibid, p1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