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每日極短篇34

2015/6/6  Sat.
俯仰自如
小寶寶已滿五個月了,體積也比出生時大了許多,至少有兩倍重(出生時三千四百克),身長也從四十多公分變到六十二公分,肥嘟嘟的,相當可愛。

現在翻身愈來愈得心應手,不只會前翻,還會後翻,可說是「俯仰自如」。

今天內人在廚房燒菜,我在書房寫文章,原以為她睡得好好的,沒想到突然大哭起來。我趕緊走到臥室,發現她差一點翻跌到床底下,原來她早已醒來,開始演練她的「翻滾術」。

所幸沒有大礙,只是受到驚嚇,看來我們要特別留心了。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表示,母親對小孩的愛是無條件的,對孩子來說:「我被愛,因為我是我。」意即只因為是媽媽的小孩,所以可以恣意地享受這份愛、保有這份愛,綿密而細長。

不只是母愛,我想父愛亦然,只是方式不太一樣。哪怕是小小受傷,都緊緊牽動我們的心思,份外心疼、份外不捨。

奶奶說這張像爸拔小時候
我已是七公斤的小胖妹

2015/6/5  Fri.
2015/6/4  Thurs.
緬懷印順導師
今天是印順導師圓寂十週年。如我所預料,對這位慈濟人口中的「師公」,大家沒有任何反應,證嚴上人志工早會上沒有多說什麼,大愛台也沒有追思報導,一切就這樣被淡忘了。

印順導師的思想和證嚴上人是不一樣的,但不一樣不代表沒有可參學之處;倘若弟子們刻意切割,更是對慈濟百害而無一利。相對的,一如聖嚴長老的態度,正因為不同,所以有諸多取法借鏡的空間。

慈濟若是以「人間菩薩」等為號召,「人間佛教」的理論背景實屬必要,否則相關的質疑、責難,將難以招架,讓自己在法義基礎上站不住腳。 

ps. 此短文po臉書後,看懿仁留言,才知星期六、日「菩提心要」要緬懷導師,瞬間甚感歡喜!

今天守在大愛台,從慈濟新聞深度報導、大愛新聞到人間菩提,都沒有看到導師圓寂任何報導,內心頗感失落。

失落之餘,草成此文,特此說明。

2004年與清原到華雨精舍拜訪導師(昭慧法師引見)

2015/6/3  Weds.
2015/6/2  Tues.
返求於心
面對諸多無奈的事,包括不公不義的事,近來常告訴自己要「放下」。

世間就是如此,不可能盡如己意,只能量力的說、量力的做,其它的就隨順因緣。

不時提醒自己,要把心思放在道業和學業上,並以家庭和小孩為重,不被世上的風風雨雨所影響、所困擾。

「不能改變別人,就照顧好自己的心」,誠哉斯言!

2015/6/1  Mon.
2015/5/31  Sun.
知識實踐
作為一個學者,讀書、寫文章是我的本務,但從事理論研究工作,容易被說成是光說不練,對此我頗感無奈。

事實上,能夠靜下心來讀一些深刻的書,作細緻的思考,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某種形式也算是一種「實踐」。

一如德國哲學家康德把「理性」分為「純粹理性」和「實踐理性」,「實踐」亦可分為「知識實踐」和「價值實踐」。

換言之,知識探究的理論性工作本身,亦是「實踐」的一種形式,其重要性絲毫不遜色於倫理和價值上的身體力行。

人類對世界認識推陳出新,即有賴於古往今來思想家、科學家等的貢獻。佛教之所以可在世界宗教中昂首闊步,不會是低劣粗俗的信仰,其一也在於堅實的哲學基礎。

聖嚴法師說:「一個偉大的宗教,應該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信仰的實踐,第二是理論的基礎,第三是學術的研究。若無信仰的實踐,便不是宗教而是倫理學說;宗教的信仰和實踐,又必須有其深厚的哲學理論作為指導的基準,方不致流為地方性、民俗性和非理性的鬼神信仰。」(見《聖嚴法師學思歷程》台北:正中書局,1994,頁195。)

職是之故,聖嚴法師投入大量資源,培養義理研究人才,頗值得慈濟的省思。慈濟要作為一個偉大的佛教暨慈善團體,光大如來遺教,思想的論究必不可少。

2015/5/30  Sat.
2015/5/29  Fri.
學者典範
這兩天開天台學的會議,認識兩岸三地一些學者。其中一位剛拿到博士學位的年輕人,博士論文寫得是牟宗三哲學。

我翻讀他的論文,知道他試著回應學界對牟宗三的批評,因為有一定的論辯意義,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畢竟台灣哲學界不辯論已經很久了。

他說他讀牟宗三哲學,乃至為他辯護,是受到牟先生的理想感召。對於這點我深有同感,我年輕時讀《生命的學問》一書,亦有諸多啟發,加深我對哲學的嚮往。

雖然我不見得都同意新儒家的哲學觀點,但我確實讚賞新儒家大哲的精神氣象,至於思想觀點的不同,已是其次的問題。

人與人之間,思想的差異是必然的,但思想背後的精神,反倒更為重要。

新儒家前輩們,高度的文化理想,並以生命來堅守這份理想,而看淡世俗間的一切。對比於現今學界之汲汲營營,這樣的學者典範更感難能可貴。

2015/5/28  Thurs.
2015/5/27  Weds.
2015/5/26  Tues.
2015/5/25  Mon.
點名與否
標題為「從傳授到分享知識」的日誌中(2015.5.15),提到網路時代到來,老師的功能和定位也跟著在變。同學吸取知識不在限於課堂,因此我上課通常不太點名,有也只是抽點。

過去當學生時,老師課堂上所說,我通常興趣缺缺,不點名、可蹺的課,我常不在教室裡,自己一個人泡在圖書館,而如果有點名、不能蹺的課,我就讀自己的書。

因為我不是一個上課認真的學生,因此若硬性規定同學一定要乖乖來聽課,也是強人所難,所以我就不點名。特別是大學部班級少則十多個人,多則八九十人,點起名來頗覺費時費力。

但我最主要的想法,還是尊重同學自主學習的權利。點名讓同學到課是「他律」,知識的汲取當是「自律」,如果老師的課留不住學生,老師自己也當檢討。即作老師的應讓同學知道,蹺課是他們自己的損失,但前提是老師自己要教得好。

我必須承認這幾年來,個人的研究擺在教學前面,教學多是依自己學習所得,略作整理。我希望早點升等正教授,花更多心思在教學上。

(如這則報導所說,師生間只淪於利益交換,教授已成為打分數的工具。)

2015/5/24  Sun.


(2015. 6.6 林建德貼於花蓮中觀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