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5 Fri.
五談宇宙大覺者
有人說,佛教的雕像、繪畫,本身都有規範,而不可隨性發揮創作,因為在佛教經典中,就有一部《佛說造像量度經》(簡稱《造像經》),規定佛像的形塑,任何佛像的雕刻者理當讀誦這部經,而慈濟如此自由造像,豈不是違反經典教說?
且暫不考證這部經的由來,是否為「偽經」等歷史文獻上的問題,可以明確知道此經的權威性,必不及於阿含、般若等根本經典。換言之,佛教是奠基於四聖諦、三法印、緣起、空性、慈悲等核心教說開展而出,凡是任何(大乘)佛教典籍不觸及此,甚至與之違背,就是「不了義說」,甚至判為「外道」。
因此,《造像經》雖明確規範如何造像,但卻非以無我、緣起等──直接相應解脫的法義為主,如此只能判為「不了義經」,視作某種方便說。而依佛教「四依法」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則《造像經》與諸多經典並陳,大致只能靠一邊站;猶如命令不及於法律,法律不及於憲法,任何命令或法律,皆不能和憲法相抵觸的意涵一樣。
換個方式說,是不是中規中矩符合《造像經》所述才叫佛像呢?難道密教「雙身佛」亦依此經造出?現今很多「卡哇伊」或Kuso版佛像充斥,難道全都不如法?相反的,如果這些佛像都可被接受,「宇宙大覺者」作為佛像之一類,又有何不可?
簡言之,若人以《造像經》等典籍,來質疑「宇宙大覺者」,其效力是薄弱的;相對的,在慈悲展演方便的前提下,以各種佛陀形象攝導眾生,必是符合佛教法義。
前一陣子看到葉林<從一尊佛像談起>,大概從藝術的觀點來回應之,認為顛覆或前衛(avant-garde)創作,本是藝術所追求,而「宇宙大覺者」除以佛像視之外,其呈現的亦是慈濟此一道場詮釋佛陀精神的思想作品,盼能從能從懷念佛陀的凝視中,理解更多思想與哲學觀。
另外,我們宗教所張詒任同學,為了證明「宇宙大覺者」乃依大眾臉所造,而不是依特定一人的形象來設計,刻意理了光頭、自拍短片。我想都相當程度澄清外界的質疑。
慈濟或可出版專書強力為「宇宙大覺者」辯護,一如慈濟建立骨髓資料庫,為釐清骨髓移植來龍去脈,撰述《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何日生師兄著)一書。而「宇宙大覺者」專書撰寫,可詳實記載創作點滴,包括上人的理念、開示,佛像發揮的影響和功能,以及訪談創作者心路歷程等。
亦可藉學術方式,對「宇宙大覺者」進行說理和分析,如我考慮寫篇<論人間佛教時期的佛像觀──從「宇宙大覺者」談起>的學術論文。除前言、結語外,首先論述佛像之起源與發展,從歷史脈絡談造像因緣;其次探討漢地佛像的特色,包括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時期佛像之特色(行有餘力也談印、藏各地的佛像);第三探究現代化新佛像形塑之可能,如「人間佛教」時期的佛像,當以什麼樣風格來呈顯;第四「宇宙大覺者」作為「人間佛教」時期的佛像,具有那些特點,以及平議相關問題等。
不過,我稿債頗多,只是先有初步想法,不知何時可以動筆。如果有人願意一同參與,那會是一件美好的事。
不過,我稿債頗多,只是先有初步想法,不知何時可以動筆。如果有人願意一同參與,那會是一件美好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