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言預想
人終將一死,凡有生就會有死,如何優雅走完一生,可說是每個人的必修功課,其中預立遺言亦是坦然面對死亡的一步;雖然我沒有認真想過這問題,但心理大致有一個底。
遺囑之預立或可分「精神」與「物質」兩個面向,精神上所指是信仰的依歸,也就是臨命終時,自己想依什麼樣的方式告別與送別。
作為「人間佛教」認同者、追隨者的我,臨終助念自是以持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然而依我個人幾次經驗,每每危急情境之下,腦海瞬間浮現的卻是「阿彌陀佛」。
事實上,淨土信仰流傳久遠,「阿彌陀佛」已然不是求生西方所特有,而是廣為漢地佛弟子所接受;亦即不管是否發願往生彌陀淨土,早已根深柢固成為佛教徒的共同認知、共通語言,如佛弟子相互間的招呼語皆是「阿彌陀佛」。
如此,在理性上我雖是相信人間佛陀、發願再回人間,但在情感上或內心深處也希冀得到彌陀佛的慈悲眷顧。也因此對我的臨終助念,雖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所依,但「阿彌陀佛」亦為選項之一,而或可以輪流誦念。
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面向上,首先是身體的處置,器官捐贈、大體捐贈皆是我所樂為,讓殘餘生命作最後的貢獻與最好的發揮。其次一切「身外之物」,不管是動產或不動產,皆依法定繼承人規定辦理,也依其各自發心捐作公益或捐助他人,為自己、也為死去的我略積陰德。
此外,臨終病危之際,身體承受莫大苦痛,狼狽不堪之餘,除非是相當親近熟識之人,否則任何應酬社交式的慰問探訪都是多餘,體力不勝負荷所以不想會客、不便會客,或許可以在「訪客留言薄」寫下隻言片語,一切想說的我猶然得以見聞。
世間無常生命危脆,不知自己面對死亡時究竟是如何容貌,只是知道信仰最是可貴,唯有眼前當下及時修行,自利利他造福人間,臨終才會心無罣礙、了無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