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慈濟學的學術研究

2019. 10.21  Mon.
慈濟學的學術研究
在慈大宗研所任教跨入第十三個年頭,今年八月接任主管一職,得有因緣和靜思精舍和慈濟志業多所聯繫,未來也將配合「慈濟學教研中心」一同推動慈濟學的教學研究工作,暗自期許以學術的方式為慈濟多作一點事,也藉此成就自己的道業。

慈濟學的學術研究對我而言,可說有以下目的:
一、經驗傳承和創新:
  包括慈濟「四大八法」之傳承、創新以及人才培育等。
二、範式推廣:
  證嚴上人「由善門入佛門」的理念,既對於佛教修行有重    大啟發,對於慈善工作亦有深刻的啟示,因此把慈濟範式向佛教界和慈善社群介紹推廣,乃是相當有意義的一件事。
三、誤解澄清:
        在此同時,外界對慈濟一些誤解和批評(如「修福不修慧」以及「宇宙大覺者」等),都有必要透過學術方式作一專題式的研究討論。例如慈濟「由善門入佛門」,確實有「重福多於慧」、「修福先於慧」的傾向,然而「重福多於慧」、「修福先於慧」不代表「修福不修慧」,這之中的差異值得深入辨證。
四、知見深化:
       作為一名佛學研修者,法的知見的澄清和深化本是職責所在,因此如何透過學術工作加強佛弟子的正知正見,使能引發正信正行,亦是自我的期許。

其中第一和第四項是對內的教育傳承,第二和第三項是對外的交流互動;可知慈濟學的教研工作,一方面讓我們站定腳根、茁壯成長,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堅定步伐、大步向前,「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得以長遠而穩健的發展下去。

慈濟人做多說少,沒說的就由我們來說、我們來寫;而一切的說和寫都是為了導向做的目的、為做來服務,說和寫的背後都是為了入世的關懷和利他的實踐,如此學術工作不再只是象牙塔內的知識,而是下接地氣與社會連結,成了相當具有意義的為學和為道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