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大智度論》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斷念即解脫
斷念即解脫
在佛教的修行中,「心念」無疑是最重要的。有什麼樣的心念即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行為成為習慣,久而久之形成業力習氣,也形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甚而認為「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因此佛法修學所重即是心意識的覺知與觀照。
初步而言,人天道所重視是福德因緣的累積,從利他助人中增長善業,因此「善念」是重要的。解脫道則強調四念住的止觀修行,近來風行的「正念」法門即是透過身體、感受、心理狀態、思想觀念的清明覺照,深化對身心的智慧洞察,進而遠離貪瞋痴等煩惱。菩薩道邁向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圓滿成佛,在「善念」與「正念」的結合更往上、往前開展,故大乘佛法裡便有「無念」之說;如《六祖壇經》云:「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於相而離相、於念而無念,念念不住--隨順任何念頭的升起與消失,既不執著、也不強求,即便是善念和正念亦然,再無二元的對立分別;大體如《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說。
「善念」、「正念」、「無念」,大致相應於人天、聲聞、菩薩的修行心法;然此三者之外,本書所說的「斷念」亦是一絕,實可謂「斷念即解脫」,猶似禪宗所言的「歇即菩提」。
人之所以煩惱乃因心有所牽繫,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等,如此之「懸念」,使人一步一步走向痛苦的深淵;如何臨崖勒馬、回頭是岸,就要在病痛起處勇猛奮躍,不生起此等心、不復作此等人。簡言之,要「斷煩惱」必須先「斷念」,本書的要旨即在示知人如何「斷念」;然如是的「斷念」亦是「轉念」──轉向「善念」、「正念」乃至於「無念」。
可知「斷念」的人生修練是重要的,佛教「十二因緣」從無明為始,一個牽引著一個,不斷地觸境繫心,接續著生命的苦痛;相對的,只要從其中一繫緣截斷,生死苦痛的流轉就此結束,即可能終結無止盡的輪迴。
此外,從「斷念」而至「斷煩惱」,象徵一種決絕的勇氣與信心,斷然且毅然決然,在生命旅途上做一個堅強的勇者。
是的,「放下」也需要勇猛無畏,在人生諸多時刻,倘若執著太深,煩惱勢必粗重!「斷念」象徵一種「離執力」──遠離「執念」的能力,此亦為一種心靈的力量,邇來逐漸盛行的「斷捨離」,可謂是「斷念」的實踐,值得吾人所深思和推廣。
很欣悅大是文化出版一本關於「斷念」練習的書。本書指出「放棄」其實是看清真相,「斷念」是為心靈進行大掃除;相對地,「執著」是不安、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的源頭,想太多、愛比較,著實讓人日子難過。綜括言之,活在當下──不懊悔過去、不煩憂未來,才是人生的幸福之道。
全書雖諄諄教誨卻平易近人,隨手拾取、咀嚼其中片言隻字,隨即得以獲益啟發、心開意解。值此繁忙世道,本書當可為現今困頓、待渡越生命關卡之人,帶來一帖及時的清涼藥方,故樂為推薦之。
誠心祈三願
誠心祈三願
「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乃是慈濟長年以來理念追求(證嚴法師的三個願望)[1],如慈濟的素食猶似慈善、環保、賑災等一樣,可說是人心淨化的實踐方式,寄望「共善」的力量來促進社會祥和,進而消弭天災人禍。
「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顯示一定的因果關係,亦即人心淨化,社會才得以祥和、天下才可能無災,從中顯示人與自己、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整體關係。
此意味著人心與天災之間業力共感,天災一定程度關乎人禍,正報與依報之間相互牽繫;此似中國傳統所說大乾坤與小乾坤、大宇宙與小宇宙的平衡循環。
社會祥和與天下無災緊扣著人心淨化,然而人心與人禍,以及人心與天災之間,果真有一因果關係?──佛教業力說實含攝此意蘊。
在佛法看來人生之為「苦」,以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之「五濁惡世」形容,認定「娑婆」(sahā)世界是「堪忍」世間,「苦」乃是常態。
而依「十二因緣」,每一苦痛都可說是業與無明的結果,「十二因緣」被理解為惑(煩惱)、業、苦的過程,[2]無明造作惡業、惡業感召苦果。無明泛指過去世一切煩惱,[3]因於人心不淨(惑、煩惱、貪瞋痴)與惡行造作(業),如是而有果報之承受(苦)。
任何苦的承受,皆關乎惑業的結果,當中業緣甚深難思難議。不管是自然天災或人為禍害,若返本溯源恐都與人心脫離不了關係,此「依正不二」的觀念在佛典中並不陌生,如《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4]
可知,人類的命運有賴於社會環境、天地自然的安和,社會環境、天地自然的安和有賴於人心的淨化,這或也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所要彰顯的道理。
相關文章 「天地人」
[1] 釋德𠆩,《2020年秋之卷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台北:慈濟人文出版社,2020年,頁564。
[2] 如《大智度論》卷5:「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法,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CBETA 2021.Q3, T25, no. 1509, p. 100b12-20) 《成唯識論》卷8:「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惑業苦種皆名習氣……此惑業苦應知總攝十二有支,謂從無明乃至老死」(CBETA 2021.Q3, T31, no. 1585, p. 43b19-26)
[3] 《大智度論》卷5:「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CBETA 2021.Q2, T25, no. 1509, p. 100b20-21)
[4] (CBETA 2021.Q2, T14, no. 475, p. 538c4-5) 相關討論亦可見陳兵,〈佛法依正不二論的現代意義〉,《人間佛教》學報第五期,頁16-31。
信仰與修行
信仰與修行
一個人有信仰就等於有修行嗎?信仰是否等於修行?信仰的實踐固然可以是一種修行,但有時有信仰不代表就是有修行、在修行。
有些信仰只是情感的慰藉,猶如找到避風港尋得庇護依靠。然心靈上有所寄托,不代表調伏心性、降伏煩惱,非以一己的修身養性作為信仰目的;也因此有信仰的人未必是修行人,儘管期待任何的信仰者都能夠是修行者。
證嚴法師曾對慈濟志業體中的非佛教徒表示:不怕你有其他宗教信仰,只怕你信得不夠深。這似意味著有信仰、而且信得夠深,自然而然願意做出改變,包括縮小自己、奉獻他人。
然而多數人的信仰實踐並不深刻,除了情感依賴、權威崇拜外,還有不少是意識型態使然,信仰恐僅是另一種形式的「執迷不悟」,也因此信仰者未必等同修行者、求道者,皆走上修行的道路。
有信仰卻非反求於心、反求諸己,通常屬於「信行人」,藉信仰祈求護佑。相對於此,有些人沒有信仰卻願意如理思維、三省吾身,真心誠意鍛鍊心性、修正行為,從內在性格做出改變,而可視為「法行人」根器性向。
如此,或可說佛教徒和佛弟子的意義稍有不同,前者重於宗教皈依的信徒身份,後者重於身心修養,學佛所學、依法而學。在現今的佛教社群中,似乎信佛多於學佛,也就是佛教徒多、佛弟子/聖弟子卻很少,然佛教之「以法為師」,或當重於後者。
相關文章 佛陀的學生
在緣起中緣起
在緣起中緣起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佛教義理的開演可說是「緣起」的不同詮釋,從最初阿含教法之「業感緣起」,到大乘三系之「性空緣起」的中觀、「阿賴耶緣起」的唯識以及「真如緣起」的如來藏,以及到中國佛教華嚴宗的「法界緣起」等。(可參《佛光大辭典》「四種緣起」)
若以境、心一組詞語,外境與內心──六塵與六識來解說上述四種「緣起」:「業感緣起」是觸境繫心而逐物流轉;「性空緣起」指境心俱泯,能所皆如幻似化而非實;「賴耶緣起」重於心有境無之唯識所現;「真如緣起」意指境由心生,真常唯心、唯一真心;「法界緣起」境心不二、相即相入,甚至一多相即而理事無礙、圓融無礙。
「業感緣起」從因地描述一般凡夫眾生實存的身心活動;「性空緣起」則是從因地中通向果地,在聖者境界所見所聞的一切皆幻化不實;「賴耶緣起」似介於兩者之間,凡夫心識染著遍計所執,待通達依他起即證得圓成實之聖境。「真如緣起」和「法界緣起」相對而言,更重於果地的境界論,即心即佛乃至無處非心、無不是佛,在現實外更多超時空、異次元的投射想像。
「緣起」是佛法根本教說,如何從各家詮解中看出佛教發展軌跡,及其既相續相承又推陳出新的同異關係,在緣起中緣起,成了有意思的思想史問題,這裡僅是非常粗略的雜想。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真理合乎人性
真理合乎人性
如果一道理是正確的、真實的,卻不是人所能認知而理解的,這樣的道理不免失去意義,或僅是憑空的想像與猜測,落入某種玄學式虛論,或者乞靈於神秘式的感通感應。
是以佛教「人本」傾向特別鮮明,佛在人間、即人成佛,顯示正確真實必當是合理的,合乎人性與人道,或者正確真實必當是人本的。
一如印順法師談及他「根本信念與看法」,其中第二點表示:「佛法源於佛陀的正覺……但適合於人類的所知所能,能依此而導入於正覺……佛法極其高深,而必基於平常。本於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理解與實行),依此向上而通於聖境。」──「適合於人類的所知所能」、「本於人人能知能行」,這不只是「人間佛教」的特色,也即是佛陀教法的特色;當可說「人間佛教」奠基於佛陀正覺的佛法。
合於人類所知所能,本於人人能知能行,然對於神教信仰傾向者來說,平常、平實、平簡的道理反是淺薄低劣的,唯有神聖不可臆測的「衪者」才足以言偉大與崇高。
真理的人間性,正肯定了人類的認知能力;但就不同信仰來說,「以人為本」的優點正也是缺點,究實而言「以神為本」之超人間、超現實,溢出人類之所能認知,才符合多數人信仰之期待;對此,只能說人人──信行人與法行人,各取所需、各行其道。
相關文章 佛法的理性與神聖性
惜福不執福
惜福不執福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福德因緣,任何的食衣住行等物質上的享有,都是一種福報,乃至於健康的身體、端莊的五官,都是福報的象徵。
人在福中當知福,「惜福」是佛教的觀念、佛門中常說的語彙,可視為佛教傳統的特有文化。且「惜福」是一種美德,象徵著簡約的生活,不鋪張、不浪費,然而有時過度可能變成一種執著。
例如用餐的時候吃不完,我們常會告訴人要「惜福」,把飯菜吃光光,但如果都吃飽了還是硬要把剩飯、剩菜吃下去,這樣的「惜福」或已變成「執福」──對福報的執著,畢竟撐著肚皮勉為其難再塞食物,不會是一件好事。
可知植福、惜福而不要執福,隨順因緣條件該放下仍是要放下。只不過,在每一次備餐、點餐時,儘可能「量入為出」,避免為一時口腹之欲糟蹋食物、損了福。
接受自己的不圓滿
接受自己的不圓滿
萬丈高樓平地起,菩薩的修行即是從平地而起,不需要一步登天,初發心菩薩的特質是「具煩惱身,悲心殷切」,這意味著菩薩必須面對自身的不圓滿,並接受之,也正因為不圓滿,甚至是惡的缺陷、缺失,才能留有空間讓自己進步。
菩薩的法門處處給人信心,所謂的「留惑潤生」,意味著煩惱的存在才接近了人間、靠近了眾生;雖然煩惱讓人苦痛,但煩惱也讓人更接地氣;學習接受不圓滿,也是一種心性的修養。
如經上所說:「今是學時,非是證時」,菩薩所追求的境界不是像解脫阿羅漢的無學無漏,反而是有學有漏,也正因為有學有漏,才看出菩薩「親民」之可貴。
菩薩雖是理想主義,卻不是完美主義者,反而樂於接受自己的有限,才足以認清現實,並從現實中朝理想邁進。
試論印順佛學詮釋的「中道」特色及其當代意義
試論印順佛學詮釋的「中道」特色及其當代意義
「中道」是佛法根本的教理教義,以之為核心而開展出中觀思想,印順法師深受此影響,在其佛學詮釋處處可見此「中道」特色。如印順法師在表達他的根本信念與方法,包括佛學研究的立場與態度,以及「以佛法研究佛法」的方法論,乃至大乘起源等研究,皆流露出「不落二邊」的中道思維。一方面重視歷史之求真求實,另一方面也強調宗教的關懷實踐,以此歷史與宗教交構的雙重路徑,平衡學術與信仰、學者與宗教徒之間,避免理智或情感的過度偏失。印順法師著述的「中道」路數,相關實例不在少數,如表示「俗化」跟「神化」兩種極端不會導致佛法的昌明,不認同「愈古愈真」也不同情「愈後期愈圓滿」,既表示大乘的方便適應是「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但也認為大乘佛法的真精神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於此亦可見「中道」的平衡。然而,印順法師「大小共貫」的中道路線,時而引來相對二邊的兩路夾擊;第一重夾擊如部份懷疑大乘佛法的上座部行者(如《復歸佛陀的教導》一書),第二重夾擊如傳統中國佛教、包括禪與淨土的弘揚者(如周貴華佛教義學會、正覺同修會以及更早的現代禪等)。本文也試著就此提出反思,論述印順佛學詮釋的「中道」特質之於當代的意義啟發。
關鍵詞 印順佛學、中道、真俗無礙、以佛法研究佛法、詮釋循環
ps. 第二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暫擬之摘要。
都是好老師
都是好老師
學期結束後老師們收到學生的評量,幾乎都是正面居多,這固然是同學對老師的肯定,但或也是「老師」這個稱謂本身所應得的,一個老師只要專業能力足夠,性格上又容易相處,大致上同學們的反應都會是正向的。
老師不一定要有很深的專業素養或研究能力,反而是教學的用心和熱誠才是重點。所謂「曲高和寡」,有些老師研究做得好,但語言的表達或說理的能力不見得可以,這樣倒不如一學術研究平平,卻很有教學經驗的老師。
讀書多不一定會教書,好讀書也未必教好書,例如一個大學英文系教授雖然對英語的掌握相當深入,但如果他來教國中、小英文,不只是「大材小用」,反而可能不合適、不恰當,倒不如找一個對英文有興趣的高中生來教得好。
又如一小朋友英文26個字母都不懂的時候,只要有人能夠認出這26個字並正確發音,這個人就是他的老師,值得稱他一聲「老師」。
相似的,練武術、學打拳,不用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武林至尊,只要有相當的學養能力,技術經驗遠在自己之上,就足以拜師學藝。
可知,不用一味尋求最好的老師,反而是最適合、富有教學熱誠的老師,所謂的「良師」應是這樣的意義。
疫情時代的佛法教化
疫情時代的佛法教化
聯合國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指出,過去50年來洪水與熱浪等天災數量來增至5倍,平均每天造成115人死亡。[1]近來的氣候異常是明顯的例子,以2021年夏天為例,全球氣溫升高一些地區(如歐洲)飽受熱浪侵襲,不只世界各地野火焚燒,水患、土石流等亦頻傳,[2]也驗證佛教所說的「四大不調」,一切存在皆歷經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無常現象。
災難改變世界情勢與人類生活,包括人類看待動物、看待自然的方式;倘若依然故我,一心只想回到過往隨心所欲的日子,未做出相對應的調整,一切的努力恐無濟於事。
然時至今日,疫災的創傷與地球的破壞皆需時間修復,而我們皆參與其中,每個人皆是始作俑者,同時也是主要的救援者。面對著天災人禍,一如殘病中的人們,不再像過往一樣活動自如,一舉一動總是格外的小心緩慢,只怕引起身體疼痛,如是謹慎於每個舉手投足,即是一種覺知的生活,使有助於疾病的復原。而飲食習慣的調整,意味著生活方式的轉變,不再如過往恣意妄為、放逸生活,卻願為人類自身與各物種生態之間作些什麼,象徵人類素質的提昇以及人類文明的向前、向上進展。
借疫使力、借疫化育,成了慈濟近年來佛法教化的重點,其中包括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和生態環境教育等。證嚴法師所說的「驚世災難,警世覺悟」,換個方式理解或可為「人心不覺,災疫不歇」,如此面對災疫不只是求而更重於修(即便是求也在於修),修慈悲心、修清淨心等。也因此從「人間佛教」談疫情時代的佛法教化,首重於人心的自知自覺,及至於群體的覺悟,以期能「善業共感」。
依著「人心不覺,災疫不歇」的道理,即便疫苗得以有效控制,或也僅是治標,畢竟在業報觀下,人心的道德善惡關乎災情的傷害大小,只不過以不同方式出現。事實上,「變種病毒」屢屢得見,也顯見「防不勝防」,甚而更具威脅性;疫苗所解除的可能僅是短暫,佛教之業力解釋雖「虛無縹緲」,但可能才是治本良方。[3]
ps. 以上是論文刪減下來的,食之味淡、棄之可惜,姑且放在自己部落格上。
[1] 見WMO所統計之數字: https://public.wmo.int/en/media/press-release/weather-related-disasters-increase-over-past-50-years-causing-more-damage-fewer 檢索日期:2021/09/01
[2] 2021年暑假,全球可說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野火如土耳其、阿爾及利亞、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黎巴嫩、希臘、美國加州、加拿大、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等地,水患和土石流也分別發生在西歐(德國、比利時等地)、美國東岸、中國、日本、印度、孟加拉等區域。
[3] 佛教業力說所預設的「德福一致」並不限於佛教,而普遍根植在許多文化傳統和哲學思想中,未必僅是宗教上的神秘解釋,卻一定程度合乎經驗法則與理性思維。姑不論此學說或假說是否為真,即便不成立亦無有損失,少欲知足的簡樸生活總是一件好事,已然在此世今生受益或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