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為什麼要發展佛教學術?
學術論文和一般文章不同,學術論文未必通俗易懂,而卻講究考據、講求憑證和出處等;未來慈濟的發展,為什麼要發展學術、重視學術呢?
佛教歷史發展以來一直都重視知識教育,或者與其說是知識教育,更應該說是智慧修養;佛法之經律論三藏所含攝的即是從知識、智慧到覺悟和解脫。5世紀~13世紀印度佛教史上的那爛陀大學是其中一例,那爛陀寺(Nālandā vihāra)規模宏大,據聞曾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其中歷代學者論師輩出,鼎盛時期相傳有上萬學僧群聚於此。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道路若要走得平穩、走得穩健,就不能不重視學術;相對的,慈濟若輕忽佛教相關的學術探究,菩薩道路會走得較為辛苦。
如慈濟發展過程中,不免有一些誤解、曲解以及不了解,對於他人不友善的回應,我們固然必須透過慈濟本身多元的媒體管道來解釋和澄清,但猶然需要以學術的觀念和方法來「報真導正」、「報真導善」,客觀而專業的論之以學、說之以理。
例如長期以來佛教界對慈濟「修福不修慧」的既有認知,以及2015年席捲全台的「消慈事件」,一連串的凌厲攻伐,從「宇宙大覺者」到甚至「邪教」的評斷等,外界虎視眈眈之不懷好意,我們不能不提防、也不能不做好準備,畢竟慈濟所開創的現代化佛教信仰實踐型態,在創意中不免帶來一些爭議,而爭議所需要的即是論述力。
慈大宗研所「慈濟組」將搭配「慈濟學教研中心」推動慈濟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希望透過學術研究達成以下目的(包含我個人的自我期許):
一、經驗傳承和創新
四大八法之傳承、人才培育
二、範式推廣
對佛教修行、慈善工作等啟示
三、誤解澄清
諸多不友善、不正確的認知與評論等
四、知見深化
深化佛法正知正見(正信正行)
至於慈濟人、慈濟志工要來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讀書,初步想到有以下幾個理由:
1. 用學術語言說好慈濟故事,以學術語言來做慈濟事,視為另一種發願和承擔。
2. 護持證嚴上人慈心悲願,支持慈濟志業教育理念;慈濟人、靜思弟子之「守土有責」,在招生困難之際力挺慈濟大學,乃至壯大慈濟教育志業。
3. 回到花蓮好山好水,親近「心靈的故鄉」。
4. 給自己沈澱、進修的機會,拾起書本和筆來閱讀和書寫。
5. 一同在心靈故鄉、後山花園談經論道、增廣見聞。
6. 宗教所多數為慈濟家人,即便不是家人也都深懷宗教情操、信仰關懷,「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在共知共學、共行共伴中廣結善緣法緣,彼此增益。
「緣深不怕緣遲」、「有心就有力」,適逢招生宣傳期間,身為行政主管的我有感而發草成此文,願更多人加入我們,讓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生生不息,乃至欣欣向榮!
相關文章 學術化的佛教 用學術語言說好慈濟故事 慈濟大學宗教所的辦學特色
【碩甄簡章公告】112學年度「研究所碩士班甄試入學」招生簡章開始下載嘍~歡迎有心人士報考!
https://admissions.tcu.edu.tw/?page_id=5152#
112學年度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課程分組招生:宗教組3名、慈濟組4名
歡迎法師、應屆或非應屆畢業生、志工及業界有心人士報考。
報名日期:111.10.19(三)~111.10.28(五)
准考證下載:111.11.11(五)
口試日期:111.11.18(五)
放榜日期:111.12.5(一)
老師悲心宏願,勇猛承擔!
回覆刪除謝謝法師, 末學還要再接再厲...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