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有心與有力

2018. 9.10  Mon.
有心與有力
賢與能,乃是知人善用、知人任事的兩個原則,所謂「選賢與能」即是。然而除了賢德與才能外,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有心。

在各行各業、各個工作岡位上,都可以看到有些人有心但沒能力,而有些人有能力但沒心。

有心沒有能力,這是他/她才幹的限制。縱然他/她是滿腔熱血、滿懷抱負,但因才能的限制,所做的有限,有時反而把簡單的問題弄得複雜,把複雜的問題弄得更複雜,甚至是無解。而這些有心沒有能力的人,往往缺乏一種自覺或自知之明,以為自己很行、很了不得,佔據著位子不肯下來。

另一種是有能力但沒心,他/她才智出眾,但或又囿於性格、或困於時局,有志難伸,索性離群歸隱,過著「獨善其身」的生活;古代中國著名詩人陶淵明可說是一例。此外,若沒有劉備「三顧茅廬」之誠意殷切,諸葛亮也不會挺身義助傾力輔佐,而一心只想「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有心就有力,在於有心能帶來信心,信心帶來力量;然而力量未必代表著能力,因為這除了後天的知識背景外,還涉及資質天賦的問題。換言之,有心就有力,在於信心產生力量;但有心不見得有力,在於有心不見得必有能力。

當然,有心、有力不代表能成其事功,因為還有福報問題,而福報關乎一個人的賢德修養。就佛教觀點來看,有道德的人必有福份,而這樣的福業即便不是在此世,也會在未知的彼世得到報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