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9.4 Tues.
不用力的生活
貪著是凡夫眾生的慣有習氣,輪迴要因在於「無明所縛,愛結所繫」,無明的表現主要亦在於貪愛。一般人之貪著染愛,佛典形容如同用繩子栓在柱子上的狗,終不得自由。[1]
貪愛染著的特點是抓取,抓取是需要用力的,而一旦用力人就無法放鬆。相對的,正念覺知使人處於放鬆狀態,使能自自然然、輕輕鬆鬆面對一切觸境,安穩自在、如如不動。
這種不用力的生活,其一要領是把注意力往身心收攝,將重心放在身心,提醒自己內重外輕,或者向內七分、向外三分,以一種柔和柔軟的態度過活,在這樣的鬆柔觸境過程中,自然感受到安然和喜樂。
內重外輕的修持,把焦點和主力放在身心,無時無刻、分分秒秒皆在身心下工夫,才算是修行得要。或者反過來說,修行之不得力,在於心思精力渙散於外,不能「制而不隨」,使得「心隨境轉」,而這「心隨境轉」的同時也意味著「隨業流轉」。
鬆柔是一修行特質,意味著身心不再執取貪著,放下而不用力。當然菩薩行者鬆柔之外,也要剛毅堅強,以承擔起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重責大任。如此,剛柔之間不增不減,平衡適中,才能穩當走在菩提道上。
[1] 經云:「諸比丘!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如是凡愚眾生,於色不離貪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色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隨受、想、行、識轉,若住、若臥,不離於(受、想、行)識。」《雜阿含經論會編》(上)頁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