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共產的美好

2018. 9.12 Wed.
共產的美好
多數人有錢就有快樂,但同時也會有煩惱;錢既是快樂之源,但也是煩惱之本。

有些人一生以累積財富為樂,多還要更多;但也有人身無分文,把一切財產都交捨出去;對於後者之「異於常人」,我尤感到興趣。

不少宗教之專屬機構及神職人員,在經濟上皆採「共產制」,不管是修道院的神父修女,或者佛教僧團的比丘比丘尼皆然,至少在制度上是如此規範。這「共產」在佛教稱作「利合同均」,以「十方共有」取代「私人獨有」,一切所獲收入理應上繳僧團。

這經濟上「共產」有不少好處,把錢交出去的同時,也是把自己交出去,把煩惱交出去,一生毋須為錢煩惱;只要專精於道業、專注於修行,自會有人關照你食衣住行的一切。

對他們而言,擁有是一種負擔,象徵著一種執著;反之什麼都不是我的,不只讓人「如釋重負」,甚而感受到「空無之樂」。

然而經濟上的「共產」,必須是「自由意志」下的選擇,而不是暴力式強迫強制;違反個人意願的同時,已成一種剝奪與迫害。如此「共產黨」的理想雖是好的,但其方式或手段卻有嚴重問題,忽略到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及自主意識。

當然,此文寫「共產的美好」,若在「兩蔣」時代,早被以「通匪」罪名抓去槍斃;只不過我這裡是從「理想」來說「共產」的美好,而不是歌功頌德、說「共產黨」的美好,一字之差千差萬別。

而且,這裡所說之「共產的美好」,其實是擺脫私有、走向「無我」的美好;當一個人不再以「私我」為中心,樂於與人分享,民胞物與,人生何處不美好呢?

相關文章       把自己交出去   「利和同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