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解脫的知識

2018. 9.25  Tues.

解脫的知識

人世間一切知識都是為了面對「苦」的問題,不管是「身體的苦」或「心理的苦」。依佛教「八苦」來說,「身體的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心理的苦」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而這身、心的七苦統攝為「五陰熾盛苦」,此乃「純大苦聚」的關鍵,上述七苦可說是「五陰熾盛苦的表現形式,我們以下表略示之:


  

其中屬於身體的生苦,固然和投胎出生的苦有關,但應不只是指出生、生育或生產的苦,而還包括生存、維生的苦,如人要吃飯、要睡覺,如果餓肚子、睡眠不足即會感受到苦,這或也屬於生苦。

 

「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可以說是「物質」與「精神」不同面向的關注,分別解決「身苦」和「心苦」的問題。如不管是果樹栽種、建築房子、鋪橋造路、經商賺錢等知識技術,都是「世間法」,主要是身體需求及生活困難上的因應;但佛教追求的是「身苦心不苦」,因此「修心」成為關鍵(「修心」又不離「止觀」),佛法乃是「心內求法」的「內學」。

 

換言之,佛法的特色在「出世間法」,這「出世間法」即是關乎「解脫的知識」,任何的知識所難以觸及,即便觸及也未必能有效處理,終極徹底的解決「心苦」問題,唯依「究竟真實」的佛法


然而,雖是「世間法」,卻也相當重要,尤其菩薩度眾的方便即著重於此,如菩薩當於一切「五明」中求,其中除「內明」外,其它的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雖屬世間法(共外道世學),但卻也是菩薩所必學習的。

 

可知,世間或世俗的知識在「解脫道」看來無關緊要,只求有不求好;但世間法、世俗知識在「菩薩道」卻異常重要,因為「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未成佛前菩薩即以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來結人緣、結善緣。 


只不過,「解脫」仍是佛法的核心,佛教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必須是這門知識(甚至是技藝)的專家,唯深化此一專業,才無枉於自身之選擇與定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