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與惡
人類因無知、無明而犯錯,甚至可說無知、無明即錯誤,這樣的錯或可視為「罪惡」,佛教的惡道、罪業概念等即是。
如此,相對於基督宗教之「原罪」觀念,佛教所說是「無始無明」,由「無明」為「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第一支,如是而有惡業的造作。
惡是「善的缺如」或「善的否定」,如相對於「善」(梵kuśala巴kusala)而言,「惡」意即是「不善」(梵akuśala巴akusala),在梵巴字義的表現上多了否定的接頭詞a。凡足以違害善行或者與貪瞋等煩惱相應(及至於感召苦果)即為不善或惡。
惡是「善的否定」,但惡主要是(或不過是)被無明所蒙蔽,如此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只有錯行而沒有惡人,如十四世達賴喇嘛所言。[1]亦即從無明解讀他人帶來的傷害及所造之惡,如此也以慈悲看待之。
總之,佛教之惡或不義,不離無明和慈悲來切入,佛教所謂的義與不義(正義觀)密切關乎其善惡觀、慈悲觀、平等觀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