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寬以待人」

2020. 2.12  Wed.
「寬以待人」
人與人之間或有緣或無緣,隨之而生有不同的恩怨情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域交織著。

學術界是一社群,亦有其「江湖恩怨」。雖然讀書人知性智力發達,但飽讀詩書不代表人品高尚,相對的理智發達有時看得更細、算得更精,也因此「理來情無存」,對立情勢反倒比一般嚴重。

如大學各系所老師同仁之間,感情和睦的固然不少,但人事上的紛紛擾擾、你爭我奪,恐怕是更多的。

受過學術訓練的人,每個都知道要客觀、公正、中立、超然等,但學者畢竟還是人,個別的私心偏好依舊存在,也因此學術審查是看優點、還是看缺點,往往在一念之間。

如此,學術界論文或研究計劃送審,運氣也是關鍵之一,送到誰手上有時就決定了最終的結果。只不過,學術產業不像商場企業以「利」為重,不該是對立關係,而應多一點合作;或者存在某種競合關係,既競爭又合作、既合作又競爭。

也因此,雖然我們曾在學術審查上吃了悶虧,但等到有機會審到對方時,實也不用「冤冤相報」。相對的,轉個念氣度寬闊,「一笑泯恩仇」,寧可他人負我、我不必負他人,始終抱著與人為善的心境。

雖然你的善意可能被視為是婆子氣,或甚至是一種軟弱,且如此之善意對方也未必知道,甚而不見得領情,但至少自己心理是坦蕩蕩的,而這也是佛法「不爭」的美德。

事實上,不與人爭的核心意旨,在於人世間沒什麼好爭的──諸行無常、生命是苦,想到佛法此些教導,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而且,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善意回應就降格,亦不會因為自己的惡意相待就受益。

心懷菩薩道的行者,慈悲與忍辱是應有特質,天下沒有不能接納的人,也沒有不能承受的「逆增上緣」。如此,「以德報怨」,甚至是「仇將恩報」,成了菩薩行者不得不的選擇。

人文的學術工作是自己的事、個人心甘情願的事,一切苦樂當操之在己、亦反求諸己,而不是取決於人。此外,「寬以待人」亦是對自己的信心,這信心不只是學術能力的自我確認,還有對佛法教導的信心。

總之,面對審查案,把私人恩怨放一邊,在「無知之幕」下做所該做、為所當為,使能無愧於心。為學固然重要,做人更是需要,求道亦為首要,每個人活著都對自己的業力負責,只要心安理得,一切自有因緣安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