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讓孩子自然成長

2020. 2.10  on.
讓孩子自然成長
藏傳佛教傳統培養僧才模式相當令人讚嘆,第一流的人才全在佛教,在佛教文化、教育等表現上自是無比亮眼。

在僧團宗教神聖權威底下,雖有諸多生活紀律和行為規範之人格培養,但自由各方面皆受限,恐大大影響思想的創發;據我所悉,多數佛學院教育依然很舊式,即便「辯經」亦可感覺是照本宣科的記憶背誦。

在生命的起始點上,正直人格與良善美德的教育是好的、也是對的,道德心性的規矩秩序,從幼年就開始養成,依此成長自可以走在人生的正道;此外語言學習亦是黃金時期,很容易可以看到成果。

然而品格和語言以外的一切,恐還是要慢慢來,尤其佛法解脫的修行雖可以提早,但卻無法速成;思想、才華和智力等亦然,時節因緣未成熟是很難開竅的(也因此可說「小時了了」)。

一些虔誠的台灣佛教信眾,把自己孩子送到佛學院讀書,小孩年紀輕輕遠離家庭,當起小沙彌、過著修道院生活,這信仰的「植入」,雖是菩提幼苗的栽種,但有時也可能是另一種殘害(「揠苗助長」)。

從小扎根,當成「靈童」來培養,人才輩出之餘,或有一些可能弊端。如「靈童」是在父母意志下所接受的「僧教育」,依著父母信仰決定孩子的未來,希望小孩「愛我所愛」、「信我所信」。

但這其實是父母的「愛執」,可想見的「還俗」比例相當高,畢竟每個小孩都將是獨立個體,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信仰底下。

我自以為是虔誠的佛弟子,但並不樂於把小孩送到寺院,一來尊重孩子一般生活的意願,二來亦多少懷疑這樣的成效。我想,小女已在慈濟教育志業中求學,已有一定程度的佛教洗禮,基本上應該就夠了,其它就看日後發展。

讓草木自然生長,讓孩子自然成長,且不用給小孩一個快樂的童年,但至少給他一般的童年,甚至是「正常」的童年;依其個人福德多少隨順因緣發展,「路遙知馬力」,是獅虎的終究不會成為貓兔,總有一天還其本來面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