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人格」
佛弟子修學佛法,尤其行走在菩薩道上,首務是養成菩薩的人格,而菩薩之有別於羅漢即在於慈悲心與誓願力。
從悲心和願力看出菩薩之為菩薩的特勝之處。而菩薩人格的養成,亦即是大丈夫人格的養成,如《大智度論》對菩薩的描繪:「問曰:齊何名菩提薩埵?答曰: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以及「一切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為菩提;其心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心名薩埵」等。
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中甚而呵斥求生他方淨土是怯弱低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可知悲心殷切的菩薩總是與苦難同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如印順法師在<人間佛教要略>表示:「人間佛教,是整個佛法的重心,關涉到一切聖教。這一論題的核心,就是「人、菩薩、佛」——從人而發心學菩薩行,由學菩薩行而成佛。」[1]可知「人成即佛成」之即人成佛的過程,中間歷經菩薩的修行,而以菩薩為人、佛的中介身份。
換言之,「人成即佛成」意味著人成即菩薩成、菩薩成即佛成,也因此「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重於菩薩人格的養成,包含菩薩情操、菩薩精神的涵養;人格到佛格之間所需的是菩薩格或菩薩人格,亦也是「大丈夫」的人格。
菩薩是個「人格者」,只不過其人格除了世間外還有出世間的意義,終極以「解脫」為理想,包括自己的解脫與他人的解脫,統合了自利與他利、出世與入世。
大乘經論的開演教化,皆不外於菩薩人格的涵養,以三心、六度總攝其內容與方法──「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邁向菩薩人格的完滿即是成佛。
相關文章 菩薩以「偉大」作標竿
[1] 《佛在人間》(CBETA 2021.Q3, Y14, no. 14, p. 99a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