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道德能力三要件

2019. 5.3  Fri.

道德能力三要件

「倫理學」是大學哲學系所必修,倫理與道德也是國民教育一大重點,如過去在中學時我們必上「公民與道德」等課程。

 

不過道德可教與否恐有不同看法,因為相對於「言教」其實更需要的是「身教」;如果授課老師「言行不一」,道德或倫理學課程上得再怎麼好,台下的同學可能也滿臉狐疑。

 

倫理學教育或應分有知、情、意三個面向。相對於知性、智性的一面,重於知識的學習與思考的訓練,道德亦有情感、感性的向度,及至於因感動而行動,切身去力行與實踐。如此,倫理學教育應該在良知啟發及德行涵養的前提下,重視道德的知性認識與思辨。

 

換言之,道德能力的培養或有三要件,分別是思考力或判斷力、感受力或感動力以及實踐力或行動力,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若有不足則難以言道德之善。

 

就這個角度而言,現在的倫理學師資嚴重不足。現今倫理學教育工作者往往只具備上述其一(甚至其一也沒有),但具有道德思考、道德理論的專業知識尚不足以提昇道德能力,相對的感受力缺乏是情感的鈍化,行動力不足是意志的弱化。

 

總之,思考力、感受力與行動力之有所思、有所感及有所行,才足以稱得上道德能力和道德善行。此三者或可相應於佛法所說的「三德圓滿」,分別契合於大智、大悲和大雄之三力;所謂「人成即佛成」之功德圓滿,也可以說是三種能力、三種德性的圓滿。

 

相關文章   善之偉大與平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