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求真精神

2015.11.5  Thurs.
求真精神
耿直、理性應是學者一個重要特質,古人說:「千人諾諾 不如一士諤諤」,大致表達這樣的意思,即與其隨人唯唯諾諾,阿諛奉承,倒不如一人的直諫諍來得可貴。

中國歷史上不少士大夫甘冒殺身之禍,也要向皇帝諫言,魏徵、韓愈、范仲淹、歐陽修等人即是其例;「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他們認為只要是對的、對大眾好的,即便不好聽,即便千萬人反對,還是堅持要說。

相對於此,雖然處處給人希望、給人信心,凡事皆大歡喜,也是一種菩薩性格,但多方討好迎合他人,不同人說不同的話,似乎顯得虛偽,也顯示出自己的軟弱。倘若實事求是,不輕易和稀泥,不免要「理來情無存」。

講真話也需要勇氣,而學者「求真」的問學態度,自也要如此。特別心無所求時,沒有攀權附勢之念,故勇於說真話而不怕得罪人。相對的,若對自身利益多所盤算,太多人情考量,簡單的大是大非反而變得複雜起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實的話通常不好聽,但好聽的話通常不可靠,兩者取其一時,作一名學者表達意見,當要以「信」優先於「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